《人類簡史》三部曲:我很渺小同時偉大

《人類簡史》三部曲:我很渺小同時偉大


《人類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具體講什麼,這裡也不劇透,互聯網講得太詳細,也未必很多讀者會感興趣,所以本篇只談個人感覺。三部曲雖然是暢銷書,但卻是一位歷史學家的著作,所以褒貶不一,對此我則站在支持那邊。我現在也只是看完前兩本,但就已經被征服到必須說話,必須敲字擴展一下自己對這份見識的參與。

我把我在社交媒體上的原話搬出來先——“這樣擁有宏大格局的書看多了,一方面覺得自己渺小,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偉大”。套用吉米·巴特勒公式,你們對應一下。我此前由於戰術安排失誤導致日常時間被消耗到極致,因此只能工作無法閱讀。我正在傷感自己的人生太壓抑了,結果就遇到這三部曲。

他們是我的菜,充滿神秘主義,不誇張來說比起任何科幻電影都要充滿想象力,然而卻是基於現實基礎演變的話題而已。像人類最終會變成上帝以及群體基因的先進改造都是非常膚淺的假設,例如直接讀取人類意識或者設計主觀意識直接導致該項人類優勢報廢,諸如此類。由於太過震撼,我無法深刻記住太多細節,但那一刻精神是豁然開朗的。

因此我要覺悟整個人類都是渺小的,更何況具體到我這個人身上。於是聯想到現實存在的任何煩惱,一下子就感覺陌生。這當然不是逃避的藉口,也無法提供確定參考,可是那種對我來說原本就存在的使命感提升一個檔次地被激活,順理成章開始重新認知自我。看起來就是信仰,對象即自我。那樣子解讀以後,我就開始同時偉大了。

《人類簡史》三部曲的力度剛剛好,沒有《存在與時間》或者《後形而上學思想》這樣深奧到必須算沒必要啟蒙,並非《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靈夜》那樣喬伊斯式的意識流,也不是《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這樣簡單粗暴就是個故事。這三本書結合科普和專業,就好像一節我感興趣的歷史課堂,從一開始就能消化。

讀完大概對我這個級別的人來說不會影響生活,沒能轉化為市場營銷工具,或者寫出這篇讀後感能招募一些廣告費,但卻潛移默化地增加我的認知趨勢。都說貧窮限制想象力,其實未必,因為貧窮無法限制閱讀,而假設一直可以超越現實。我永遠相信格局會改變人生,如果自身無法兌現,只是說明個體太差勁,並不影響結論。

即便這樣,我還是感覺到了開卷有益。當歷史試圖迫使我將社交範圍縮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時,我卻靠著現實提供的支持甚至超越琴棋書畫達到無實際載體的意識鏈接上,於是連發呆和受打擊都變得意味深長起來。以人為本是重要的,但當個體很難按照標準實踐以後,不妨集中到自己身上。讓自己變得更活躍,就是好事。

閱讀《人類簡史》這樣的書籍,可能現實的我沒有什麼變化,但我永遠最好的朋友——就是我自己,意識自我——卻不斷在升級。就像智能手機系統一樣,能搭載更好使的應用。我想說,如果上帝讓個體解鎖的是地獄模式,那麼逆轉的話就非常偉大,輸掉也能賺這輩子活著。

我永遠唯一羨慕的人,就是我最好的朋友,那個假設中更好的我。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