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庭教育的戴老師。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名詞叫“嬌生慣養“,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對物質和金錢的慾望,唯恐委屈了孩子。這種以孩子為中心,從小養成任性、對人冷酷、自私自利、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的壞習慣,是現代家庭教育中比較嚴重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管理孩子的權力慾望。

一、什麼是權力慾望

在心理學範疇,有一個研究共識:生活中每個人都擁有一定的權力。所謂權力,就是支配和控制你周圍世界的能力。比如,你一進屋子,就徑直將空調的溫度提高或降低,這時,你就在運用你的權力。或者你擁有自己的車子,就可以不用去擠公共汽車,這也是一定的權力的表現。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那麼一旦擁有權力,人們是會更慎重行事,還是會更大膽地行事呢?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多數人屬於後者。也就是說,人只要有了權力,就會充分使用它。

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假設22名參加試驗的人,在公司裡擔任領導工作,監督旁邊房間裡4名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但不與工作人員直接見面,只是以書寫的方式進行指揮。試驗結果表明,給予參加試驗的人權力後,他們一般顯現出四個特點:(1)頻繁地向部下發出指令;(2)認為部下的能力不強;(3)不希望與部下見面;(4)認為部下所有的成績都要歸功於自己的指導。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這個實驗證明,越有權力的人就越愛使用權力;而且,他們不能對那些沒有權力的人做出公正的評價,只是一味地誇耀自己的指揮能力。就是說,人的權力慾是無窮的,如果沒有限制,就會有濫用的傾向。如同美國哲學家羅素在他《權力論》中的觀點:“有權力就會膨脹是人的本性;人對經濟的需求尚可滿足,但對權力的追求則永不滿足。”

二、孩子身上的權力意識

孩子作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同樣遵循著這個心理發展規律。法國文學家魯索曾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就是說,如果你總是給孩子“過大”的權力,會導致孩子產生為所欲為的傾向,並把這種傾向內化為自己的性格。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這樣的性格,將來到了社會上,是一定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的。古人有一句話叫做“慣子如殺子”,是說嬌慣、溺愛、放縱自己的子女,也就等於是殺了他(她)。事實上,正是為數不少的父母親手把孩子送上絕路——或好勇鬥狠,或飛揚跋扈,最終違法犯罪以致站在了斷頭臺上。

正所謂“慣子如殺子” ,人的權力慾是無窮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父母過於嬌慣孩子,可能使孩子養成唯我獨尊、自私驕橫的個性,將來既危害社會,又危害自己。

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我國青少年犯罪總數佔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 14—16 歲年齡段所佔比重逐年提升。為什麼在法律底線不變的情況下,青少年犯罪率正在逐年升高。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江西撫州高三學生雷某因不服女老師管教從背後割頸將其殺害,被殺害的老師完全沒有防備。轟動一時的”阮江殺師案“中羅某因和老師發生口角,持刀進辦公室向其老師鮑某捅26刀致其死亡,性質惡劣,令人髮指。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目前,青少年犯罪有上升趨勢,案情也越來越大。我們在感到震驚的同時,是不是應當反省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事實上,很多青少年犯罪都是由於從小被父母嬌慣,導致他們驕橫無理而造成的。

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嬌生慣養是普遍的現象。比如,一位父親說:“我的女兒剛進中學,她在陌生人面前似乎很膽怯,但在家裡卻很驕橫。吃飯時,她把愛吃的菜搶在自己碗裡,不如意時大吵大叫,甚至摔東西。我們該如何幫助她改掉自私驕橫的壞毛病呢?”自私驕橫的孩子會讓每個家長感到頭疼,卻又不知如何促使他們有所改變。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幼小的孩子總是模仿大人。因此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孩子的思想意識,待人處事的方式。一旦形成定勢,將很難改正。有的家長不看書不學習,沉迷酗酒賭博,有的損人利己,不講道德,有的貪汙盜竊,崇尚暴力,蠻不講理,不遵法不守法,把法令當兒戲。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也會打到學校去,鬧他個底朝天。有這樣的家長,會有什麼樣的孩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如何管理孩子的權力慾望

基於生命的自我保護意識,孩子具有一種天生的利己傾向。嬰兒的宇宙就是他自已,只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們才開始學習從他人的角度觀察事物。6歲~9歲,孩子的利己行為會逐漸減少。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自私的性格一旦定型,後果是很糟的。因為只關心個人感情的孩子與周圍的世界很難有正確的相互作用。首先是能力差,因為被慣壞的孩子能輕易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其次,他們往往對自己缺乏正確的估計,對別人也沒有準確的判斷。另外,自私的孩子缺少傳統道德修養和合作精神,他們很難與同齡人相處。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教育孩子怎樣做人,讓孩子明白,雖然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自主權、支配權,但是這是有限的,超過了限度,就會妨礙到他人和社會。每個人要明白自己的權力邊界在哪裡,要注意到不要侵犯到別人。當父母發現孩子有為了自己為所欲為、不顧及他人的傾向時,就要及時地予以批評和糾正。

在家庭教育中,怎樣才能很好的管理孩子的權力慾望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方法,在日後的家庭教育中可以嘗試著去運用。

1、培養權力的意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地“權力意識”,讓孩子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相對應的權力。例如:當孩子提出來自己要幹啥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設定一些能夠完成的任務,讓孩子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相對應的權力,如果面對孩子過分的要求,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就拿看電視來說,如果孩子要求看電視,完成任務之後,可以讓孩子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要想獲得更多的時間,則需要在父母那裡完成更多的任務。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2、明確權力的範疇。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對於自身有了充分的認識,尤其是讀書之後,孩子已經知道作為普通學生和班幹部,權力是不一樣的。在家裡也是一樣的,作為家裡的一份子,孩子有使用家裡一切物品的權力,但是這些都是要在父母的規定範圍內去使用,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觀念,並對家裡的具體東西和事情做一個分類,明確那些孩子擁有絕對的支配權,哪些沒有,在明確的權力範疇內,培養孩子底線的思維,這樣就會讓孩子有底線原則,也能夠非常充分的理解法律法規的威嚴。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3、懂得合理運用權力。正所謂權力越大,則責任越大。從小培養孩子合理運用權力是每一個家庭都要給孩子上的必修課。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身份,並對身份設定權力和義務,儘可能的引導孩子正向的使用權力,並指出如果權力使用不當的危害。這樣孩子逐漸的就會行程一種正向的意識,那就是權力有利有弊,運用合理自己能夠獲得獎勵,運用不當會受到更多地懲罰。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慾望”,專治孩子的“嬌生慣養”

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個家庭中地成長曆程都有所不同,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理性地分析孩子目前的狀態,給孩子配置一個合理的、能夠接受的教育方法,讓孩子一步一步的培養起權力的意識,並很好的去管理。不要再做一個無條件的慣著孩子的父母,否著等孩子長大了,怨恨的第一個人就是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