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故事之二

2020.4.18./文:窦文彬/编辑:杨永辉

再说《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故事之二


二、窦燕山一梦改家风

窦燕山的祖父窦逊,在任玉田县令时,爱民如子,在当地口碑极好。窦逊和窦思恭父子时期,窦家的家风很好。做为富三代的窦燕山,则一改家风,为富不仁,对穷人小斗出,大斗进,放高利贷,在当地名声很不好。老百姓骂他“缺八辈德,要断子绝孙”。过去讲男子三十而立,即身人、立身、立业、立子。但窦燕山年已三十还没有儿子。有一天他梦见已经去世的祖父和父亲对他说:“你三十了还没有儿子,就是品行太差,家风不正,你心术不端,恶名彰著天曹。你要及早积德行善,多做好事,否则不但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长不了。”窦燕山听了当即给爷爷和父亲叩头,表示诚恳接受他们的劝告。就是这么一个梦,竟然戏剧性地改变了他的人生,此后他把行善积德当成了头等大事,做了很多善事,渐渐树起了新的家风。

这次作梦以后,他做了四件善事。

第一件善事,对家贼以恩报怨。窦家仆人偷了窦家的200千大钱。仆人偷钱以后,担心败露,在一个白布条上写着:“此女永归窦家,以补我欠窦家的财物。”写好后把这白布条系在12岁的女儿手腕上,把女儿送给窦家。窦燕山看了这女孩手腕上的布条写的字,当即把布条放在炉火中烧掉了,他叮嘱妻子将此女像亲生女儿一样抚养,此女儿成年后,窦燕山陪嫁200千为她选择了一户好人家婚配,把她嫁了出去。这女孩子的父亲得知窦燕山如此对待他时,请人专门雕刻了一尊窦燕山的木像,每天烧香祈祷,祝福窦燕山幸福长寿。

第二件善事,拾重金坐等失主。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窦燕山骑马到30里以外的玉田县城延庆寺看花灯会,拾到一个布袋,内有30两黄金和200两白银。在原地等候失主归还。到了晚上失主还没有来,第二天他又来到原地等待失主。不一会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东张西望地来到这里。窦燕山觉得此人就是失主,就主动向前问他是不是昨天丢了金银?那人说是,并说,他父亲被绑匪绑走了,要我拿钱去赎,这些钱如果找不到,父亲就没命了。窦燕山当即把这些钱给了他。这人想拿出些钱感谢窦燕山,窦燕山当即拒绝,并让他赶快去救父亲。他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三件善事,出巨资帮助穷人。上面讲的都是面对个人,这里讲的则是面对群体。窦燕山曾资助27家无钱买棺椁的乡亲办丧事,资助28名孤寡贫穷家庭的女儿婚配。从窦家借款作本钱的小商小贩有几十家,窦燕山借钱帮助乡亲度过难关的、依赖他接济的柴米为生的人数也数不清。

窦燕山生活俭朴,平时使用的生活器物没有金玉制品,妻子儿子们不穿贵重的丝帛衣服。全家人勤劳节俭,上下和睦,每年的收入,除日常生活开支外,全部用来帮助穷人。

第四件善事,兴义学发展教育。窦燕山虽然帮了无数的穷人,但他发现,他帮这些贫困户,只能解决一时之急,用现代人的话,就是只能给他们输血,却没有能造血,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他认为穷人之所以穷,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信息、不懂市场等)。因此,窦燕山在家里建了40间书房,收藏几千卷图书,聘请有文才高品行的老师,兴办了窦家书院。窦燕山办书院的理念是,不分远近,不分贫富,不分年龄,只要来这里读书的人,一律免费。

坚持办善事十年后,窦燕山的祖父和父亲又给他托梦说:“十年来,因为你积德行善,上天给你延长寿命三纪(一纪12年),赐给你5个儿子,个个优秀出人头地。”祖父和父亲又告诫他说:“阴阳的道理大抵(dǐ)是一样的,善恶的报应只是早晚罢了!”

公元913年,窦燕山41岁时长子窦仪出生了。后陆续又生了四个儿子。正如祖父和父亲给他托的梦里说的一样,个个优秀出人头地。

作者简介:窦文彬,1947年生于长安区斗门街道,曾任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工委主任,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文史研究员。著有诗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丰镐探宝》《爱我长安》《寻访昆明池》等。

再说《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故事之二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