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發布第一批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之九

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司法部發布第一批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之九

公共法律服務案例之九

廣州“互聯網+仲裁”實現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不誤

【關鍵詞】

網上立案 遠程庭審 速調速裁

【案情概況】

受疫情及有關防控措施影響,部分仲裁案件當事人、代理人乃至仲裁員無法如常進行仲裁活動,廣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廣仲”)充分發揮互聯網仲裁領先優勢,大力推動仲裁程序線上線下相結合,既實現了人員不流動、不接觸,又最大程度滿足了當事人尤其是中小企業希望快速解決商事爭議的期待。

一是迅速研判並出臺“八項工作措施”。春節期間,廣仲就開始著手研判疫情及有關防控措施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迅速確定了發揮在互聯網仲裁領域率先探索、技術領先的優勢,全面通過科技手段保障仲裁程序順利進行的工作方向。同時,認真開展摸查調研,及早聯繫相關商會、行業協會、重點企業和律師事務所,及早了解各方當事人對疫情期間仲裁服務的實際需求和工作建議。在此基礎上,按照強化防控措施和保持經濟平穩兩方面要求,廣仲在2月7日製定發佈了“八項工作措施”,一攬子涵蓋了網上立案、遠程庭審、人員防控措施、法律適用指引等各大方面,在疫情期間打出了一系列實在、有效的組合拳。

二是突出運用信息技術跨越時空阻隔。第一時間在微信公眾號、網站主頁上發佈公告,大力提倡和鼓勵當事人選擇網上立案、網上繳費。2020年2月3日至28日,共收到網絡立案587件,郵寄立案474件,使用非接觸方式立案的數量較過往平均增長47%。第一時間聯繫當事人、仲裁員,需要如期開庭的案件,鼓勵通過遠程庭審進行,一案兩地、一案三地、一案多地等各種場景均可適應。2月5日,在春節假期結束後的第三天,廣仲通過遠程庭審如期開庭審理一宗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廣仲仲裁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葉昌富教授,身在湖北荊州老家無法回廣州,堅持通過遠程庭審照常處理案件,截至2月28日已主持7宗案件的庭審,學習強國平臺、法制日報、南方網等均作報道。

三是突出做好調解工作服務中小微企業。積極回應當事人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關切,圍繞疫情相關熱點法律問題,邀請各領域法律實務專家撰寫系列文章給出權威解答,穩定企業預期和市場信心,為速調速裁奠定堅實基礎,截至2月28日已發佈8篇。起草涉疫情糾紛裁決指引,支持仲裁庭正確適用不可抗力、仲裁時效、情勢變更等法律規定,審慎處理因疫情及有關防控措施引發的合同糾紛。尤其鼓勵仲裁庭加大調解力度,引導當事人秉著互諒互讓、共渡難關的精神,公平合理分配權利義務,儘快達成調解,儘快把商事爭議處理完畢,加速資金回籠,及早投入新的生產經營週期。2月3日至28日,相繼通過調解、撤回方式結案121宗,爭議金額合計超過1.5億元。

【案例評析】

本案是民商事仲裁機構在疫情期間創新工作開展方式、想方設法為當事人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案例。受疫情及有關防控措施影響,一方面,不少仲裁案件當事人甚至是仲裁員無法如常參與仲裁活動,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企業希望有關商事爭議能夠儘快處理結束、希望能夠通過仲裁等法律服務儘可能減少帶來的損失,以便儘快投入新的生產經營週期。廣仲通過發揮“互聯網+仲裁”領先優勢,不搞“一刀切”,在提升仲裁服務質效上找準發力點,較好實現了二者的兼顧,切實做到了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不誤,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