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理工大學師生同上“雲端”思政課 在奮鬥擔當中譜寫青春

編者按:4月20日14時,人民網聯合中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共同推出遼寧高校大學生同上一堂“雲端”思政課,120多萬名遼寧高校大學生和各地網友在線觀看。

這堂特殊的思政課以“講戰疫故事 鑄強國使命”為主題,邀請五位支援湖北的遼寧醫療隊隊員,與同學們“屏對屏”交流。

這堂“雲端”思政課在遼寧省內各高校中引發了熱烈反響。從今日起,人民網遼寧頻道將陸續刊發廣大高校師生的思考和體會,與廣大網友分享。

4月20日14時,瀋陽理工大學14457名本科生、1103名研究生通過人民智雲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以直播或回放的形式收看了這堂以“講戰疫故事 鑄強國使命”為主題的“雲端”思政課。

在收看過程中,瀋陽理工大學學子們認真聆聽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用心感受著疫情防控中湧現的感人故事,同時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力量、中國速度和中國精神,更加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斷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學生們在收看“思政課”後反響熱烈,主動在班級微信群和QQ群中分享心得體會。

瀋陽理工大學研究生趙方昕表示,這堂“雲端”思政課,讓我感觸頗多。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遼寧省連續組派出11批援鄂醫療隊,共2054名白衣勇士千里馳援湖北。千里馳援,術濟蒼生,無私無畏,全勝而歸。疫情面前,他們逆行、堅守、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築牢共產黨員本色、詮釋白衣天使含義。這些白衣天使不僅點燃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更是我們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戰役最堅定的底氣。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了我們國家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動員力,是“中國力量”的生動體現。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英勇無畏,奉獻擔當是"中國精神”的生動寫照。瀋陽理工大學研究生李嘉琪說道。

瀋陽理工大學本科生王喆表示,青年是我們在歷史傳承中每一個時代的接棒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90後、00後佔醫療隊伍近1/3,成為主力隊伍,我打從心底裡敬佩他們。在奮鬥擔當中譜寫青春,做國家的建設者和保護人,是每一個青年人的責任和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