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

第一集《美麗的侗寨》

踏進三江的樂土,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樓、橋上的各種圖案及雕樑畫棟,寄託了侗族人民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和美學追求,是侗族文化特性的集中體現。這是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見證。

為了讓更多群眾朋友瞭解、認知侗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柳州市群眾藝術館製作推出了一部致敬非遺匠人的《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微型紀錄片。該系列紀錄片共六集,每集三分鐘,包括《美麗的侗寨》《建築的構造》《古老的技藝》《神秘的儀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從今天開始連續發佈。本系列片運用微紀錄片的形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古老的藝術散發出的全新的時代魅力。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首先,就讓我們跟隨鏡頭,走進第一集《美麗的侗寨》。該集講述了侗族村落佈局的特點,俯瞰程陽八寨、高秀、高友等申遺村寨,鼓樓、風雨橋、寨門、民居等代表性建築的外觀造型和裝飾,村寨中的人居環境,勞動和手工藝場景。

製作團隊歷經半年多時間,輾轉三江縣多處非遺傳承基地和村寨進行實地拍攝及後期精心剪輯,以創新視角,挖掘柳州非遺匠人們在傳承和創新中的文化自信。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柳州三江縣保存完好的木構建築,全靠工匠們用一把把木工工具世世代代堅守下來,集結的是柳州木構手藝人的超凡智慧。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是柳州申報和保護傳承的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當中的一項,柳州市在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上下足了功夫。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三江侗族木質建築以風雨橋、鼓樓為代表,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工藝堪稱一絕。整座建築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連枋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結構牢固,接合縝密,有極高的工藝和藝術價值。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侗族人是天生的藝術家,民間工匠的建築才能十分高超。他們建造樓、橋和民居時不用一張圖紙,整個結構爛熟於心,僅憑簡單的竹籤為標尺,靠獨特的“墨師文”為設計標註,使用普通的木匠工具和木料就能製造出樣式各異、造型美觀的樓、橋,設計之精巧,造型之美觀,均令人歎為觀止。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微型系列紀錄片也在《在柳州》APP火熱展播

大家可以通過識別二維碼直接觀看↓↓↓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也可以打開《在柳州》APP首頁點擊“生活”菜單欄

找到“非遺展播”進行線上觀看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即可觀看視頻!

| 來源:柳州市群眾藝術館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非遺】走進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系列微紀錄片:《美麗的侗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