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落實“房住不炒”避免樓市大起大落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再次走到關鍵節點,面臨著方向性選擇,並考驗著市場理性。當前樓市預期出現鬆動,既有因城施策的原因,也是市場需求動能快速釋放的結果。在外部衝擊和內部轉型迭加的特殊時期,深入落實“房住不炒”,應當保持我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力避免樓市大起大落,亟待樓市理性的堅強支撐。

深入落實“房住不炒”避免樓市大起大落

房地產市場的穩健運行關係著宏觀經濟穩定。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面臨外部衝擊和內部轉型雙重壓力,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避免房價大起大落,既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經濟韌性的重要體現。一方面,我國城鎮化進程尚未結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客觀上也需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房地產業對其他行業具有較強輻射和帶動效應,也是我國家庭資產主要配置領域,房價波動將加劇經濟金融波動。因此,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既要有效控制房價非理性上漲所形成的風險累積,也要高度警惕房價快速下行帶來的泡沫破裂風險。

從根本上說,“房住不炒”既是我國房地產調控基本方向,也是對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科學註腳,而樓市理性則是落實“房住不炒”的根本支柱。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的率先回落,就是市場預期鬆動和樓市理性甦醒的重要反映。

落實“房住不炒”,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避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當前亟待處理好以下四個關係:一是行政干預和市場調節的關係;二是增庫存和去庫存的關係;三是買房和賣房的關係;四是加槓桿和降槓桿的關係。這四個關係的科學處理和有效應對,深刻反映了房地產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理性,也是破除過去固化房地產市場行為範式的前提,更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未來房地產市場運行的方向。

在市場多方博弈的大框架下,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最有可能形成兼顧多方利益的均衡。在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調下,政策鬆緊很有可能導致非線性實施效應,因此做好科學謀劃、謹慎決策、有效執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強調也不過分。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裡,遵從房地產市場運行規律,防範各種道德風險,抵制羊群效應,既考驗著市場主體理性,也反過來影響到樓市運行軌跡。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運行到關鍵節點,只有樓市理性才是確保未來市場穩健運行的根本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