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300多處古建築,惠州古村“上燈”傳承數百年

“廣東千年古村落”系列報道④

“一個村就是一座城,一個圍就是一個圩。”這是惠州市博羅縣湖鎮鎮居民對湖鎮圍口口相傳的描述。湖鎮圍,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立基。北宋時期,胡氏遷居於此,生根發芽,並不斷髮展壯大,成為村中第一大姓氏。明代時,惠州府授封湖鎮圍胡氏為“羅浮名宗”。

在湖鎮圍的歷史上,胡氏留下了不少印記。在村中,胡氏建有八祠七廟,其中兩座祠堂依然在今天的村莊公共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祭祖、上燈等湖鎮圍傳統禮俗也在胡氏族人的代代傳承下延續至今。

悠悠千年,轉瞬即逝。歷經滄桑的湖鎮圍在歷史風煙中守護先輩祖業,傳承風俗文化,向人們講述著過往的故事。

現存300多處古建築,惠州古村“上燈”傳承數百年

易守難攻的水中孤島

俯瞰湖鎮圍,南面一馬平川的田野,北靠古樹參天的後山。湖鎮圍四周臨水,環水原築城牆一道。湖鎮圍頗具特色的地理環境,其實就藏在它的名字裡。四面有水環繞,是為湖;又有城牆圍護,是為圍;村落儼然一個獨立的城鎮,是為鎮,故名湖鎮圍。

據民國版《博羅縣誌》記載:“善政巡檢司署在縣西北四十里湖鎮村,洪武四年建。”“湖鎮城,縣治西北四十里,明設巡司於此,故有城。”村民據此認為,湖鎮圍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被設為巡檢司,得以四周建造城牆,設置城門,城牆外亦有護城河,因此得名“湖鎮城”。

原築的環形城牆厚達1米,中央高、沿河低,為傳統堪輿選址的“龜背”地形。護城河引上游河流活水,寬20餘米,深達6米,儲水量極大。在兩道防護的共同捍衛下,湖鎮圍成為一座易守難攻的水中孤島。

舊時的護城河外圍,還按北斗七星的天象設置了7座土墩,每墩高10餘米,拱衛著月牙狀的湖鎮圍,村人稱之為“七星伴月”。

近百年來的湖鎮圍滄海桑田,七星土墩在上世紀被剷平,古城牆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處牆基遺址,護城河變成一口口魚塘,唯有湖鎮圍背靠的後山依舊蒼翠繁茂。

後山的茂盛樹林能保留至今,得益於湖鎮圍的五色土傳說。相傳,胡氏祖先運土成山,栽樹成林,以此為靠,後山的土是顏色鮮豔的五色土。因此,村民不得在後山建房、伐樹,這一傳統延續至今。美麗傳說的外衣下,是湖鎮圍人世代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之道。

現存300多處古建築,惠州古村“上燈”傳承數百年

村內現存300多處古建築

湖鎮圍現存古建築300多處,主要為祠堂、廟宇、書院、民居四大類。祠堂、廟宇等公共建築多為胡氏族人建造。據村民回憶,胡氏族人在村中共建有八祠七廟,流傳著“一門一廟”“一房一祠”的說法。

然而,由於嶺南氣候溼熱,木材容易腐爛蛀蝕,村內許多祠廟未能得到及時修繕,漸漸損壞甚至坍塌。雪上加霜的是,民國時期湖鎮圍與其他村發生械鬥,許多房屋被破壞和燒燬。後來,民居得以修復,胡氏祠堂和愈寬公祠也被修復,且在80年代再次修繕,因而至今保留較為完整;其他廟宇則只剩下殘垣斷壁。

留存下來的胡氏祠堂是為紀念湖鎮圍開基祖文俊公而建造。祠堂始建時間不詳,但內部的每一處建築構件,都在訴說著祠堂自明代以來歷經的滄桑。蓮瓣覆盆形的鹹水石柱礎、“幾”字形門枕石基座、凹凸的紅砂岩地面與牆裙,都帶有明顯的明朝特徵;花崗岩牆裙和地面、青磚牆體、抹灰畫線的不同做法、穿透式瓜柱樑架的工藝,則是不同時代修繕留下的痕跡。

愈寬公祠是為紀念七世祖愈寬公而建,在村民心中,其地位僅次於胡氏祠堂。今天,村內的祭祀、上燈、婚慶等公共活動仍在此舉辦。

現存300多處古建築,惠州古村“上燈”傳承數百年

每年舉辦4次隆重祭祖

對湖鎮圍胡氏來說,開基祖文俊公和奠基人愈寬公是最重要的兩位先祖。在兩位先祖的生辰和忌日這四天,胡氏族人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祖活動,參加四祭的都是胡氏60歲以上的男性長者。據族人回憶,2015年初祭祖人數達到203人,場面蔚為壯觀。

疫情之前,每年除夕夜晚,胡氏宗族也會在愈寬公祠祭祖,並舉行上頭炷香儀式。據描述,這天,祠堂裡幾乎沒有立足的地方,幾百號人擠滿了祠堂每一個角落,搶香的情景一點都不輸於香港黃大仙祠情景。

在紀念先祖的同時,胡氏族人也舉辦上燈儀式,迎接家族內新生命的到來。上燈是指為過去一年內新添的男丁到祠堂掛燈籠,但實際遠不止聽起來這樣簡單,上燈儀式前後準備的時間長達一個半月。這一傳統已經傳承了幾百年。

往年,每至農曆十二月,族內開始籌備上燈事宜,準備物品、預定燈籠並打掃祠堂。進入正月後,熱鬧不斷。初一拜祖,初二下燈船,初五采青,初六請燈,初八上燈,十四請燈酒,十五結清賬單,十六謝客酒。至此,隆重而盛大的上燈儀式才圓滿結束。

此外,湖鎮圍還有擂鼓和舞獅的習俗。在今天的湖鎮圍,這些傳統民俗依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重視。作為千年古村的湖鎮圍,還在持續不斷地散發著它深厚的文化魅力。

【記者】汪祥波 實習生朱詠玲

【通訊員】陳嘉茵 王丹婷

【作者】 汪祥波

【來源】 廣東民政頭條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