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300多处古建筑,惠州古村“上灯”传承数百年

“广东千年古村落”系列报道④

“一个村就是一座城,一个围就是一个圩。”这是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居民对湖镇围口口相传的描述。湖镇围,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立基。北宋时期,胡氏迁居于此,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村中第一大姓氏。明代时,惠州府授封湖镇围胡氏为“罗浮名宗”。

在湖镇围的历史上,胡氏留下了不少印记。在村中,胡氏建有八祠七庙,其中两座祠堂依然在今天的村庄公共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祭祖、上灯等湖镇围传统礼俗也在胡氏族人的代代传承下延续至今。

悠悠千年,转瞬即逝。历经沧桑的湖镇围在历史风烟中守护先辈祖业,传承风俗文化,向人们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现存300多处古建筑,惠州古村“上灯”传承数百年

易守难攻的水中孤岛

俯瞰湖镇围,南面一马平川的田野,北靠古树参天的后山。湖镇围四周临水,环水原筑城墙一道。湖镇围颇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其实就藏在它的名字里。四面有水环绕,是为湖;又有城墙围护,是为围;村落俨然一个独立的城镇,是为镇,故名湖镇围。

据民国版《博罗县志》记载:“善政巡检司署在县西北四十里湖镇村,洪武四年建。”“湖镇城,县治西北四十里,明设巡司于此,故有城。”村民据此认为,湖镇围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被设为巡检司,得以四周建造城墙,设置城门,城墙外亦有护城河,因此得名“湖镇城”。

原筑的环形城墙厚达1米,中央高、沿河低,为传统堪舆选址的“龟背”地形。护城河引上游河流活水,宽20余米,深达6米,储水量极大。在两道防护的共同捍卫下,湖镇围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水中孤岛。

旧时的护城河外围,还按北斗七星的天象设置了7座土墩,每墩高10余米,拱卫着月牙状的湖镇围,村人称之为“七星伴月”。

近百年来的湖镇围沧海桑田,七星土墩在上世纪被铲平,古城墙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处墙基遗址,护城河变成一口口鱼塘,唯有湖镇围背靠的后山依旧苍翠繁茂。

后山的茂盛树林能保留至今,得益于湖镇围的五色土传说。相传,胡氏祖先运土成山,栽树成林,以此为靠,后山的土是颜色鲜艳的五色土。因此,村民不得在后山建房、伐树,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美丽传说的外衣下,是湖镇围人世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之道。

现存300多处古建筑,惠州古村“上灯”传承数百年

村内现存300多处古建筑

湖镇围现存古建筑300多处,主要为祠堂、庙宇、书院、民居四大类。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多为胡氏族人建造。据村民回忆,胡氏族人在村中共建有八祠七庙,流传着“一门一庙”“一房一祠”的说法。

然而,由于岭南气候湿热,木材容易腐烂蛀蚀,村内许多祠庙未能得到及时修缮,渐渐损坏甚至坍塌。雪上加霜的是,民国时期湖镇围与其他村发生械斗,许多房屋被破坏和烧毁。后来,民居得以修复,胡氏祠堂和愈宽公祠也被修复,且在80年代再次修缮,因而至今保留较为完整;其他庙宇则只剩下残垣断壁。

留存下来的胡氏祠堂是为纪念湖镇围开基祖文俊公而建造。祠堂始建时间不详,但内部的每一处建筑构件,都在诉说着祠堂自明代以来历经的沧桑。莲瓣覆盆形的咸水石柱础、“几”字形门枕石基座、凹凸的红砂岩地面与墙裙,都带有明显的明朝特征;花岗岩墙裙和地面、青砖墙体、抹灰画线的不同做法、穿透式瓜柱梁架的工艺,则是不同时代修缮留下的痕迹。

愈宽公祠是为纪念七世祖愈宽公而建,在村民心中,其地位仅次于胡氏祠堂。今天,村内的祭祀、上灯、婚庆等公共活动仍在此举办。

现存300多处古建筑,惠州古村“上灯”传承数百年

每年举办4次隆重祭祖

对湖镇围胡氏来说,开基祖文俊公和奠基人愈宽公是最重要的两位先祖。在两位先祖的生辰和忌日这四天,胡氏族人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祖活动,参加四祭的都是胡氏60岁以上的男性长者。据族人回忆,2015年初祭祖人数达到203人,场面蔚为壮观。

疫情之前,每年除夕夜晚,胡氏宗族也会在愈宽公祠祭祖,并举行上头炷香仪式。据描述,这天,祠堂里几乎没有立足的地方,几百号人挤满了祠堂每一个角落,抢香的情景一点都不输于香港黄大仙祠情景。

在纪念先祖的同时,胡氏族人也举办上灯仪式,迎接家族内新生命的到来。上灯是指为过去一年内新添的男丁到祠堂挂灯笼,但实际远不止听起来这样简单,上灯仪式前后准备的时间长达一个半月。这一传统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往年,每至农历十二月,族内开始筹备上灯事宜,准备物品、预定灯笼并打扫祠堂。进入正月后,热闹不断。初一拜祖,初二下灯船,初五采青,初六请灯,初八上灯,十四请灯酒,十五结清账单,十六谢客酒。至此,隆重而盛大的上灯仪式才圆满结束。

此外,湖镇围还有擂鼓和舞狮的习俗。在今天的湖镇围,这些传统民俗依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重视。作为千年古村的湖镇围,还在持续不断地散发着它深厚的文化魅力。

【记者】汪祥波 实习生朱咏玲

【通讯员】陈嘉茵 王丹婷

【作者】 汪祥波

【来源】 广东民政头条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