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一季度淨利潤為何逆勢下降29%

4月20日晚間,通威股份(600438.SH)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營業收入375.55億元,同比增長36.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35億元,同比增長30.51%。

不過其同時發佈的一季度業績則不容樂觀,一季度通威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4億元,同比下降了29.79%。

對比其他幾家光伏龍頭,通威的一季度成績單難以讓人滿意。隆基股份4月17日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淨利潤約16.5億-19.5億元,同比增長170.05%-219.15%;晶澳科技一季度預計淨利潤月2.5億-3億元,同比增長189.03%-246.84%.

通威的一季度淨利潤下跌,分析來看,原因可能有二:第一,通威股份的業務並不只有光伏,而是以農業及太陽能光伏為主業,“農業(漁業)+光伏”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的經營模式,儘管光伏行業在一季度的疫情中受衝擊有限,但農業漁業的不利因素也會對其盈利產生一定影響。

第二,通威的業務中,海外訂單的佔比較小,根據年報,海外地區的營業收入僅佔營業總收入的5.42%。與其他光伏企業進行一個簡單對比,東方日升的海外營收佔其總營收的71.72%,晶澳科技2019年海外組件出貨佔比73.61%,並且海外業務佔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相比之下,在國內疫情嚴重,而海外疫情尚未全面爆發的一季度,國內銷售佔據大頭的通威股份顯然受損更為嚴重。

隆基股份投資者關係高級專員宋昊此前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海外訂單比較充足的一線光伏企業而言,目前仍在執行二季度全球疫情爆發之前的訂單,等到當前工程結束、對組件的需求減少之後,歐洲、美國等地區的新項目開建率還是有一些風險,具體的影響可能會在第二、三季度集中顯現。

不過目前,海外疫情嚴重並仍未見到拐點,但國內的復工復產已經有序實施,這對下半年的通威或許是一個好消息。多家光伏公司紛紛表示對2020年的裝機趨勢仍舊看好。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指出,隨著補貼退坡,“搶裝”是必然,平價上網的來臨,電站業主對度電成本的追求越來越嚴苛,而光伏企業對生產成本下降的需求亦愈發迫切。賽維太陽能科技集團CEO甘勝泉也表示,由於2020年有可能也是光伏補貼的末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所以光伏“搶裝”或將不可避免。總體來看,2020年光伏市場出現恢復性增長,以國家補貼項目為主,平價項目為輔,為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做準備。

儘管一季度受挫,但通威股份在財報中指出,在太陽能電池方面,公司已形成20GW產能規模,位列全球首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