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清平乐》里面的晏殊。

上次我们讲到,仁宗朝名臣如云,但是讲名臣第一个绕不过去的就是晏殊,而且仁宗朝这么多名臣里面,如果说人生完美的,大概首推晏殊。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啊。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第一个完美,就是晏殊是神童

历史上神童很多,但是经过官方认证的,尤其是皇帝认证的就很少了。

晏殊7岁就能写文章,然后14岁的时候就因为当时的宰相张知白推荐,直接参加殿试,不但考过了而且直接当官(赐同进士出身,授其秘书省正事)。

有的人一辈子考进士都考不上啊,晏殊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中间虽然小有波折,但总体来说是非常顺遂。不但做过帝师,而且最高的时候,做到宰相兼枢密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军委主席,军政一把手。

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叫“出将入相”,这个晏殊不但做到了,而且居然同时兼任。

他去世的时候呢,宋仁宗罢朝两日,还亲临吊唁,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并且宋仁宗亲自手书了“旧学之碑”四个字的碑文。

我们中国人说“位极人臣,生荣死哀”。晏殊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极致。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第二个完美是在文坛的地位

晏殊可以说是北宋的第一个文坛领袖啊。北宋时期的婉约派词风,晏殊是开山鼻祖之一。

传下的名句众多,我随便说一些吧: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还有最有名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就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第三个完美就是教育方面

晏殊在任地方官时,就大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当宰相以后,更是命令州、县必须办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这句话是名副其实!就是说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晏殊本人也弟子众多,范仲淹、王安石等均出自他门下;韩琦、欧阳修都经他栽培。称得上桃李满天下!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第四个完美就是人品方面

晏殊有「富贵词人」,「太平宰相」之称,那么他当太平宰相是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性格呢?不是啊,这个人非常诚实。

大家都知道宋仁宗做太子的时候,晏殊当他的老师。做太子的老师必须德才兼备啊,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其实老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么为什么选他做太子的老师呢?

除了他是神童,水平很高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非常诚实。

大家还记得前面我们讲晏殊14岁参加殿试的事哈,当时他拿到题目以后呢,就说这个题我以前做过,请换道题。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要我们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好么,押题押中了,偷着乐去吧。

你看人家晏殊,居然要求换题,不愧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这件事啊,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你晏殊咋这么能装呢,对吧?

那么我们再看另一件事儿啊,你仔细品品,看晏殊是不是在装。

大家知道宋朝的大臣们特别喜欢吃喝玩乐,没事就出去开party,但是晏殊同学呢很少参与,每天就在家和兄弟们一块看书。

皇上听说了就很感动啊,这么一个忠厚老实又终身学习的人,正适合教太子读书啊。

结果晏殊就对皇上说哈,我不是不喜欢出去玩,我也喜欢,只是家里穷啊,没钱出去,我如果有钱也跟他们一起出去玩的呀。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的主要矛盾是强烈的消费需求和口袋里没钱之间的矛盾”。

所以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天天在家看书了吧!

那么宋真宗听了以后,一个人怎么可以诚实到这种程度,当然更欣赏他了。

第五个完美就是子女方面。

那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看一个人人生完美不完美,还要看他的子女。

那么晏殊的一生,八子六女,而且儿子里边呢,不但个个成才,还出了一个大词人——晏几道!

这个人大家可能听说过,跟晏殊合称为“大小晏”。晏几道名句也很多,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女婿里边有一个人叫富弼,这个人也是一代名臣,后来官拜宰相,而且就是因为晏殊“举贤不避亲”。

刚才我们讲到晏殊自己当宰相兼枢密使的时候,当时富弼是枢密副使,那要是一般碰到这种情况,肯定会遭到言官的弹劾的,老丈人是军委主席还是宰相,女婿是军委副主席,军队是你家开的呀?

《清平乐》-晏殊之完美人生

而且宋朝的言官之厉害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大臣有一点做的不对,马上就会被人揪住,然后弹劾,就连这个皇帝啊,有的时候也被言官指着骂祖宗。就到这种程度哈,我们以后会讲啊。

但是晏殊和富弼一个是军委主席,一个人是军委副主席啊,满朝大臣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没人觉得不对。

为人臣者,做到这个份上,是不是登峰造极,堪称完美了!

晏殊晏殊,“殊”就是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最后我们还是一起背下晏殊的《蝶恋花》来作为今天的结束吧: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