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黑陶丨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一直以来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国文化的渊源龙脉。


黑陶制作工艺在我国代代相传,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黑陶技艺渐臻完善,被誉为“ 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 。黑陶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黑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欣赏价值极高。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匚 盆窑村的探寻之路

盆窑村,顾名思义,就是以世代烧制陶盆而得名,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久经岁月洗礼,素有“黑陶之乡”的美誉。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19年的冬季,我们一行人从郑州一路驱车前往,临近村子的时候,道路颠簸难行,当看到“盆窑村”三个大字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直行穿过村子,一排排古朴的窑洞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黑陶小镇”。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这些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窑洞,这里就是村民烧制陶器的地方。久经岁月洗礼,许多古窑炉已经坍塌,但从那些残留废墟中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这些古窑洞里面,窑洞套窑洞,洞洞相通,冬暖夏凉,可以一年四季烧制黑陶。在这里,一个窑洞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从拉坯、成型、雕刻、阴干、烧窑、到成品黑陶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匚 昔日的苦与甜

王正成今年已经66岁了,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窑洞里指导年轻的制陶人。“要说我学这个,十五岁开始学的,先学的时候,学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蹬轮、搬泥,你看的多了,才开始教你做”,王老师对我们说。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王正成自小跟着父亲学手艺,吃了不少的苦。挖泥、拉土、晒干、捣泥,全是重体力活。“有一阵子,确实觉得累,我也后悔了。”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他后悔原先没有跟随一位长辈去学中医,“学中医的话,穿得干干净净,轻轻巧巧挣几个钱。”可是事情已然到这个地步了,“再说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说一直干下去。”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后来,苦累的劳作和不俗的手艺,换来了王正成的好日子。“我们弟兄三个都是盖三栋房,那时候盖三栋房可不得了”,对比周围的很多人,他也在感叹:“我想是学父亲的手艺对了。”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匚 黑陶的复兴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黑陶工艺,每一件器物上的纹路,都是从制陶人的指纹摩挲出来的。由于制陶又苦又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这一行当。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近些年来,随着黑陶制品销量的日益攀升,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又回到了家乡,和父辈们一起继续从事这千年传承的技艺。王正成老师的儿子、侄子等都加入了这个行业,成为了新一代黑陶艺人,同时在雕刻技艺上创新,这也是让王正成老师引以为豪的事情。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黑陶经过匠人们的精雕细琢,一件件黑陶艺术品,犹如一个个黑色的精灵,倾诉着千古传奇。

年近古稀,一生痴心付黑陶

这无疑是土与火,力与美的爱情结晶。泥土与火焰缠绵悱恻,孕育出细腻润泽、高雅精致的黑陶制品,渗透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