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

孔子——

中國儒學的創始人

中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世界十大思想家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聯合國大廳赫然寫著他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諾貝爾獎得主呼籲:“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關於孔子的生平,他自己有過一段非常精彩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自立),四十而不惑(不受迷惑),五十而知天命(懂得天道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六十而耳順(能聽逆耳之言),七十而從(隨)心所欲,不逾矩(即心之所欲無不合理,不會超越規矩而犯錯)。”——孔子這個粗線條的人生概括,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成為人們比照人生年齡的座標和界碑,“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成為人生三十、四十、五十歲的代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禮崩樂壞”的時代走上人生舞臺,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少年孔子 艱難自立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誕生於魯國昌平鄉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

孔子的父親名紇(hé),字叔,又稱叔梁紇,是當時一名以勇力著稱的武士。叔梁紇有三任妻子,第一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也沒生出一個兒子;第二任妻子生了一名男孩,取名伯尼,卻腳有殘疾。後來,66歲的叔梁紇又娶了一位不到20歲的姑娘顏徵在,這才有孔子。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祈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誕生為孔家帶來了欣喜,但不幸3歲喪父,在家庭矛盾中,年輕的顏氏帶著年幼的孔子離開了陬邑,移居到魯國都城(今山東曲阜)西南一條街巷——闕里(春秋時期,人們把街道稱為裡,因裡曾經設置石闕而稱厥裡),母子倆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孔子自幼家境貧寒,做了很多貴族所鄙視的活計,學過很多技能,會趕車,會射箭,會祭祀,學寫字,學禮儀,他開始的職業是當吹鼓手,替人辦喪事,鄰居都有些看不起他,時以“東家丘”譏諷。孔子成名後曾經回憶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少年孔子的生活充滿悲劇色彩,可在逆境中,孔子卻自強不息,從未放棄。“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他15歲立下志向,刻苦自學並學有所成。他善於取法他人,拜能者為師,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倦,使鄉人對他刮目相看,贊他“博學”。


青年孔子 嶄露頭角

魯國是“天下”禮樂文化中心,被譽為“周禮盡在魯矣!”孔子受濃厚傳統文化氛圍的薰陶,勤奮好學,獨闢自學成才之路,20多歲時,既掌握了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數(術數)、書(書法)“六藝”,又掌握了《詩》《書》、“禮”“樂”等高深學問,成為博學多能的學者而聲名遠揚,他先後受聘擔任管倉庫的“委吏”和管牛羊畜牧的“乘田吏”,因其盡職盡責,頗有政聲而使他嶄露頭角,成為他人生的一大轉折。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當時的學費很簡單,凡帶上一點“束脩”(即乾肉)的,都收為學生。如顏回、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的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都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聞名遐邇。到40歲時,弟子更多,來自不同國家,有了“留學生”,號稱“賢人七十,弟子三千”。

在教學對象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打破氏族或等級界限;在教學態度上主張“誨人不倦”,以詩、書、禮、樂教弟子,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學科;在教學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重在啟發,舉一反三。通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孔子構建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體系,成為首創私學,打破“學在官府”傳統的偉大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非常豐富,是多種內涵的有機統一,也是“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基礎。“仁”的核心是什麼?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仁者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所不喜歡的,決不強加給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同時也使別人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做成事情。由此看來,“仁”是一種博大的同情心,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只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推己及人”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泛愛眾”就是博愛大眾,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聯合國大廳書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格言,說明孔子的“仁”學富於魅力,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壯年孔子 從政周遊

孔子開始從政,始於魯定公九年(前501年),被任命為中都宰,當時孔子已經51歲了。由於政績卓著,治理有方,52歲被提升為司空,後又改任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兩國“夾谷之會”,魯國派孔子主持談判。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備者必有文備”,文、武兩手都要有備,能戰方能言和,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的預謀沒能得逞。孔子還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國侵佔的鄆(yùn)、灌、龜陰之田。夾谷之會,孔子在軍備和外交上的作為,捍衛了魯國的尊嚴,使強霸齊國為之側目,聲名大振。

這是一個“天下無道”“禮壞樂崩”的時代,諸侯之間的紛爭和侵略,國家內部的權力爭奪和紛亂,成為這個時代司空見慣的風景。齊、魯兩國都在今山東省內,孔子在魯為官,齊人心內恐慌,生怕魯國強大吞併齊國,就使了個美人計,“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由此,孔子與魯國執政者政見不合,矛盾激化,無法施展抱負,於是就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周遊列國,一展抱負。這一年孔子55歲。

周遊列國是孔子一生的重大事件,歷時14年,歷衛、曹、宋、鄭、陳、晉、蔡、楚七國,孔子一行十多人,架著木輪車,一路走走停停,會見各方人士,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成效不大。孔子為首的周遊團隊所到之處,不為各國國君所信用,處處碰壁,非常狼狽:蒙讒於衛,受驚於宋,被阻於楚,在陳國匡城被匡人包圍,被拘留幾天,又斷了糧,餓得起不了床……真個是顛沛流離,困辱備嘗,然終於不得一遇,68歲才返魯還鄉,展現了孔子自強不息、愈挫愈奮的可貴精神。

而今,在山東曲阜城南,建有體現孔子六藝學說的“六藝城”。城內的設置依六藝依次排列為禮、樂、書、御、射、數六廳,展現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的盛況。進入高大的闕門,映入眼簾的是“孔子廣場”上孔子和其得意弟子駕馭駿馬周遊列國的青銅雕塑,正值盛年的孔子氣宇軒昂,大有縱橫捭(bǎi)闔(開合)、震古爍今之勢。“選御廳”展示了孔子周遊列國14個春秋的坎坷經歷。乘車沿著孔子當年周遊的路線,經過魯國的宮闕,衛國集市,目睹孔子匡城被圍、陳民驅儺及黃河氾濫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使人們對孔子當年遊說各國的艱辛有了切身的體驗。

晚年孔子 整理六經

孔子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於“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序易傳”,留後世一筆寶貴遺產。

孔子68歲時,結束14年的流離生活,回到魯國。致力於開拓私學教育新局面和典籍整理,希望以弟子和典籍為媒介,將其思想學說流傳後世。孔子晚年不僅培養了一批大多致力於思想學術研究的年輕弟子,而且以巨大魄力,對被後人稱為中華原典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文化典籍進行了系統整理。

我國自上古流傳下來的文獻典籍,至春秋時已處於散佚狀態,經孔子搶救,“述而不作”,親手編纂、修訂、講授而流傳下來的《六經》(《樂經》後佚)實際上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源頭和基礎。《六經》所表徵的是曠古長存的中華文明,是華夏文明的最早記錄,是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原典精神,當作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思想、倫理、道德等整個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的依據,並依此規範全部社會生活,使它滲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制約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而且世代相傳,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東方文化形態。

孔子去世後,弟子散居天下各國,儒學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漢王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文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文化。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大。

美食孔子 情聖孔子

歷史上的孔子,曾被抬到嚇人的高度,是至聖先師;有時又被貶得一文不值,被批得體無完膚。

其實,孔子是相當平民化的人,相當隨和的人。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聖人”,而且說他這一輩子從來沒見過什麼“聖人”。他有時很自大,喜歡吹點牛;有時又很悲觀,覺得沒出路。他同學生一起談心,一起春遊,一起唱歌,一起游泳,顯得十分和藹;但有時也不免要發脾氣,臭罵上課打瞌睡的學生是“朽木不雕”。

孔子是個美食家,有人戲說他是個“好吃狗”,是個“老饕(tāo,貪)”,這都不會過分。《論語》中有不少有關“吃”的言論,比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是說要講究食物烹調,食品製作越認真越好,膾魚肉等切得越細越好。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這是說食物的色、香、味不好不吃。(失飪,沒燒熟的食物)

“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這是說要按時就餐,不到時候不吃飯,同時,不到食物做得走了樣兒,不下筷子。

“祭於公,不宿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古代祭神等公祭的肉,祭完後不過夜就大家分吃,家祭的肉也不超過三天。

有趣的是,孔子還很喜歡吃生薑,重視姜的保健食療作用,他“不撤姜食”,但又很注意不過分,“不多食”。足見孔聖人對美食的考究。

孔子對美食的考究和“不食”的飲食理論,被儒家弟子們繼承發揚,於是“孔府菜”“孔府宴”在士大夫階層大行其道,且多與孔府文化相映成趣,每道菜都有一個與孔府相關的動人傳說,如“詩禮銀杏(甜菜)”“蝦子龍爪筍”等。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令孔儒後人刻骨不忘,孔府中有一道名菜叫“燒秦皇魚骨”,是用鱖魚中段和鯉魚骨燒製而成。“魚”和“遺”諧音,食此菜有把秦始皇拉出來“鞭屍”的狠勁兒,頗有意趣。

自孔府宴問世後,先後有幾十個國家的元首品嚐,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曲阜曾多次召開孔子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推動儒學走向世界的同時,孔府宴也必將更加發揚光大。

孔子是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人,他留給我們的《詩經》,就是一部中國人歌頌真善美的大典。《論語·子罕》篇記載孔子的話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在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他整理《詩》三百零五篇,大概《國風》未動,只是將《雅》《頌》混亂的恢復原貌。而恢復的標準是根據音樂曲譜和理論。孔子是深明樂理而且迷於古樂的人,他在齊聽到《韶》樂,居然三個月不知肉味。今天的《詩經》,就是孔子的整理本。

《詩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彙,反映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約500年間的社會風情,像孔子這樣正兒八經的人,他竟然把歌唱男女飲食的《關雎》篇編在這個集子的篇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一個男子思慕一個女子,大膽直白了他追求理想配偶、美滿婚姻的願望,真率熱烈,富有魅力。

《詩經》還記載了中國遠古時代“情人節”(上巳節,每年3月初3)的情況。《詩經·鄭風·溱洧》篇說:“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說的是春天河水歡騰,春心也盪漾,少男和少女都拿著一朵蘭花,聊天談話。“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調笑),贈之以勺藥。”少男少女兩個人肩並肩,手拉手,說說笑笑往前走,兩情相悅之後,互贈信物——這不就是古代版的《花兒與少年》嗎?

《詩經》產生於我國文化發展的童年時期,當時的婚戀生活熱烈、真率、活潑、大膽無畏,“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那些天機自然、不事雕琢的愛情詩,單純天真中蘊含著人類童年的真摯和誠懇,具有渾樸自然之美。孔子對《詩經》的明確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說:《詩經》中的三百多首詩,就其內容看,一句話說完,我認為思想都是純正的。而孔子整理《詩經》時對愛情詩完全保留,並把愛情詩《關雎》篇在詩集之首,這表明他的多情,也表明他的開明和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