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1938年2月,一戰區司令部遊擊幹部學習,從新鄉向輝縣的太行山裡轉移。


在薄壁鎮吃完午飯,向寶泉村轉移時,有個叫張庭桷的區隊長,從村民家牽了頭毛驢,馱著自己的行李等物。大家見了十分驚訝,這不是明搶嗎?

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教育長陳伯庭發現後,立即上前攔住,大發雷霆地說:“誰叫你牽老百姓的牲口?”
張馬上立刻認錯,陳說:“軍隊有鐵的紀律,錯就不行。”說著,從腰中掏出手槍,對準張的頭部,扣動扳機,只聽乒的一聲,機頭落下,但沒有響,是個瞎火。
張庭桷筆直地站著,頭上的汗珠直往下流。
司令部很多軍官趁勢一起上前講情,陳伯庭才忿忿地::“立即把牲口給人家送去,饒你這一次,下次可不行!”
學員們都嚇得目瞪口呆。


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這是一支軍統武裝,隸屬於一戰區遊擊司令部,司令就是軍統河南站站長劉藝舟。
而且,所有人都要加入復興社,宣誓“擁護領袖,效忠黨國,遵守紀律,服從命令。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的制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別以後分發軍統河南各游擊隊,除擔任軍事職務,如副官、排長外,還有人擔任營訓導員或連指導員。
聽起來不錯吧?
但問題是這支武裝的紀律和政工工作,沒有制度保證,陳伯庭這樣的領導太少見。


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劉藝舟去重慶彙報工作,被蔣介石以軍紀太壞抓起來後,這所學校也就散簾子了,陳伯庭去重慶後也沒再回來。
軍令部長徐永昌曾經在日記中,談及國民黨游擊隊的問題,很關鍵的一個詞就是“危害人民”,認為游擊隊沒有紀律,跟傷兵一樣壞,“未遊擊敵人先害及人民。”
抗戰期間,國民黨軍曾有100萬游擊隊,太行山裡也曾有軍統的游擊隊,但他們的問題都一樣:
既缺乏游擊戰法的研究和使用,更缺乏群眾基礎,不能把紀律一以貫之,同時還有很致命的一條,就是軍統不能跟我黨搞好關係,往往忙於內鬥。


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今天我想特別說下第一條,游擊戰法的運用上,二十八畫生老師是靈活運用,我只要求大家“分散做群眾工作”,搞好群眾關係,有了群眾基礎,怎麼打都行。
微操大師蔣介石不這樣,他最怕不可控,頂好一個電話就能控制到基層。
所以蔣介石一再強調:“所謂游擊戰,實在是正規戰之一種,一定要正式的部隊,尤其要是紀律好、精神好、戰鬥力強的正規部隊才能夠擔任。決不是臨時集合民、槍編成隊伍,就可稱為游擊隊,就能夠勝任游擊戰。”


管理學上的兩種方式,我看國民黨軍的游擊戰


說到底,這也是管理學上的一個絕佳案例,領導是否放手基層,是否相信基層,相信群眾,相信下面的同志有智慧,比自己聰明,起碼不比自己蠢,只有如此,下面才有積極性,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幹出“花”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懂得授權給下屬,真正的管理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