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在天津有一王秀才,家里十分贫寒。就靠着母亲给人洗洗刷刷,缝缝补补过日子。

而王秀才只知道读书,别的什么都不会。后来,因母亲生病,卧床不起,生活没了来源,家里能卖的都卖完了。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这天凌晨,眼看老娘就不行了,王秀才含泪给老娘喂口水,不由悲从中来,对老娘说:娘啊,你走了,我可咋办呢?老娘微微睁开眼说:儿啊,娘是不行了,临走前,娘有个心愿,就是想喝一口鲜鱼汤。王秀才说:好,儿给娘买去。

说是去买,可王秀才身无分文,拿什么去买,走出院来,看到门口有一水缸,水缸里还有点水。得了,就把这口水缸卖了,给老娘买尾鱼,让邻居给炖碗鱼汤,以了老娘心愿。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那时,天还未见亮,王秀才提着水缸就出门了,因出来的太早,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他找了个地方,把水缸上插一根草杆,这意思就是出售呢。

天渐蒙蒙亮了起来,从东边走过来夫妇俩,一看王秀才蹲路边卖水缸,就走了过来问道:你这卖几文钱呢?王秀才想了一下说:你五十文钱吧。那人一听,摇摇头说:太贵了,你这都旧了,三十五文钱我就要了,你看行不行。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王秀才这边还没回话,从对面走过来一人,是开杂货铺的樊掌柜。看了着王秀才,又瞅了瞅王秀才面前的水缸用手在水缸上轻轻地敲了敲,自言自语地说:呦,这水缸得箍呀!

啥意思?买水缸这夫妇俩一听,仔细地瞅起来,果然,在水缸边上发现一条小细缝。“不要了,不要了,你这秀才咋骗人呢”夫妇俩转身离去。

王秀才有口难辨,着急地一句完整话也说不出来:这……,你………,哎!

他回过头来有些责怪樊掌柜,樊掌柜也有些不高兴了,“怎么,你这水缸有毛病还不能说了!”说完,也扭头回他店铺了。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王秀才这个生气,眼看着老娘就要咽气了,就等着喝一碗鱼汤。这马上成交的生意被这樊掌柜给搅黄了。

王秀才望着那夫妇二人远去的背影,心里说,再有人要二十文也卖了。就在他刚转过身的一刹那,有一人急匆匆朝他奔来那人短衣襟小打扮,一身黑衣,头上一条黑布裹着,只露出一双眼睛,由于那人跑的急,并未注意到路边的王秀才,慌忙间就与王秀才撞了个满怀,王秀才一下就被撞翻在地,那人并未停留,一阵风似的不见了踪影。

被碰的王秀才好一阵才缓过来,他迷迷糊糊爬起来,发现身边有一包袱,里面金银细软洒落出来,他想一定是刚才那人掉落的,兴许他过一会儿还返回来找,于是王秀才就把这包袱收起来了,放在水缸的旁边。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工夫不大,从街口冲出一帮持刀衙役,他们四下张望,看到路边的王秀才,带头的一位走上前来问道:秀才,你可否看到一黑衣人朝哪个方向跑了?王秀才正要回答,衙役一眼瞅见了放在水缸旁的包袱。于是,不等王秀才开口,便指着包袱责问:这包袱你是从何而来?没等王秀才回答,那人一把抢过来打开查看,正是被盗金银。不等王秀才分辩,众衙役一涌而上,将王秀才拿下,押往衙门而去。

大堂之上,有些清醒的王秀才把所遇之事,一五一十地对县太爷讲述一遍。可一无人证,二无物证,没有人能证明他的清白,仅凭王秀才一张嘴怎能令人信服。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与王秀才撞个满怀的人是个盗贼,他们几个在一大户人家盗窃,被主人发现,为防事情败露便将主人一家杀死灭口。而这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在京做官,他家旁边就是衙门,所以衙役们平时就对这户人家格外关照,衙役们听到这户人家有动静,就过来查看,发现这户人家主人被杀,这才追了出来。

在严刑拷打之下,王秀才受刑不过,被屈打成招。因为不是一人作案,王秀才招不出同伙,被暂时收监。

身在狱中的王秀才还不知道老娘怎么样了,便托狱卒打听。狱卒回复他说,就在他入狱当天,他老娘就死在炕上了,是邻居帮收的尸。

王秀才听罢,放声大哭。此时,他恨透了樊掌柜,要不是他多嘴,他卖了水缸,给老娘买条鱼回家,也不至于落得牢狱之灾。

民间故事:穷秀才卖缸遇祸事,多事人多嘴害人害己


于是,他便向衙门告发樊掌柜是他同伙。

同样,樊掌柜也挺刑不过,被屈打成招。与王秀才一起被判死刑,秋后问斩。

法场上,并排而跪的王秀才和樊掌柜相互怒目而视,樊掌柜道:王秀才,你我远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为何要害我?

王秀才冷笑道:那日,如果不是你多嘴,我卖了缸,买尾鱼回家以了老娘心愿,何至于落得今天这般地步?

樊掌柜长叹一声:哎!真是无妄之灾啊!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于落难中人,你能帮就帮一点,不能帮也别落井下石。否则,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害了他人,也毁了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