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築彰顯歷史文脈

城市建築彰顯歷史文脈

寶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我市一直努力把特點鮮明、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彰顯城市品位及魅力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建築成為文化內涵外顯的重要形式,不但為寶雞這座城市增色添彩,也增強了寶雞人的獲得感。

驚豔文化建築別具一格

建築是文化的特殊載體,是一座城市氣質的體現。

坐落於渭水之濱、金陵河畔的寶雞文化藝術中心,集科技館、音樂廳、群眾藝術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於一體,是我市重要的地標建築。雖然開放時間只有半年,但已成為市民最喜愛的去處之一。

“科技館裡的新奇東西,連我這個大人都非常好奇,更別說孩子了,進去了就捨不得走。”市民張瀟經常帶孩子逛文化藝術中心,他的孩子最愛去科技館,張瀟則更喜歡音樂廳。“現在咱寶雞也有高檔音樂廳了,以後能經常聽音樂會,真是太好了。”張瀟說。

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寶雞大劇院,是我市文化建築的又一力作。寶雞大劇院是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主會場,將於今年6月底竣工。該項目以鳳凰為設計靈感,屋頂流線像三片鳳凰羽翼,隨河邊的清風飄浮在城市之中。建成後,寶雞大劇院將成為我市又一新地標。

除了寶雞文化藝術中心和寶雞大劇院,寶雞還有許多文化建築別具一格:正在緊張建設當中、以張載祠為核心的張載文化園;在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基礎上建立、彰顯西周歷史文化的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等,這些充滿文化氣息的建築,和城市融為一體。

溫暖華夏文脈流淌不息

城市的建築,表達著這座城市的自信和魅力。寶雞這些滿滿文化味的建築,就在我們身邊。

中華石鼓園,坐落在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石鼓山上,石鼓閣是其中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石鼓閣仿秦漢建築風格,採用外五內九層級設置,既展示書法作品,也供市民俯瞰寶雞。

石鼓文化廊橋與中華石鼓園為鄰。廊橋的地面中間是地雕,雕刻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橋身兩側的護欄上,記載著寶雞與世界發生關聯的眾多故事。橋上閣樓的樓簷下,鐫刻著許多名人名畫。不少人每天都要經過的市區經二路,早在7年前就把青銅器和石鼓這兩張寶雞的“金石名片”搬了上去。沿街而建的14座青銅器及10面石鼓造型,讓經二路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金石大道”。

建築對文化內涵的追求,從未停止。

寶雞正在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從鳳縣“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到寶雞申新紗廠舊址,再到張載文化園等,都是城市建築文化內涵豐富的佐證。

融合建築文化相得益彰

“外地朋友來寶雞,首先要帶他們去的肯定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無論是建築外形設計、展館佈置、還是展出文物,青銅器博物院都最能體現寶雞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從事旅遊行業的孫佳妮看來,說寶雞有多少歷史文化資源,都不如去切身體驗一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平臺五鼎’造型,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五層的主體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厚土的建築語言,寓意著寶雞文化在中國文明中的尊崇地位……朋友們在聽到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造型寓意時都特別驚歎,我感覺這就是建築和文化融為一體所迸發的力量。”孫佳妮說。

除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表達歷史文化的建築還有寶雞民俗館、寶雞北首嶺博物館、炎帝陵等;代表體育文化的有跳水館、射擊館;展現工匠技藝和對外交流的有法門文化景區等……這些建築,無一不是與文化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相比北京的王府井、廣州的“小蠻腰”,寶雞的建築還需要從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交流開放、智慧雲管理建設、建築文化互為補充等方面繼續努力。當下,寶雞城市發展正處於最好時機:“四城”建設如火如荼,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設計藍圖已經確定,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融入國家戰略,可以說,寶雞正立於發展的潮頭,正是擼起袖子加油乾的關鍵時刻。放眼未來,寶雞將不僅是一座建築與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更將成為一座充滿智慧的城市、一座山水雅緻的城市、一座文脈流傳的城市。正如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要求的那樣:要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打造一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標誌性建築。

來源:陝西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城市建築彰顯歷史文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