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尋龍點穴之20種“怪穴”


介紹尋龍點穴之20種“怪穴”


1、邊窩穴:窩之弦稜欠缺一邊者,窩中最宜淺狹平坦,藏聚有情,四方夾拱,欠缺邊更要緊夾,此穴多出高山,為仰高之體。

2、並窩穴:一星而有數窩也,有兩窩可下兩穴,三窩可下三穴,要窩中圓淨弦稜明白。

3、分鉗穴:開口結穴,而兩鉗分向左右,要鉗中藏聚,穴中不見分飛之勢,下有氈唇、平坦、外護包;裹最忌穴下落槽,界水淋頭。

4、合鉗穴:如人鼻下人中樣,乃龍脈已盡,星辰巳止,而總會處峻硬無穴,鉗中又無微乳、微窩,氣融在下,兩鉗收處,中間合聚成穴,微有突泡,若無夾耳砂則非。

5、閃乳穴:孔從偏落,閃在一旁,龍勢到此起頂,而中間粗硬斜曲,無穴可下,正氣閃在一邊乃以中腦護衛,極宜乳頭光彩,兩掬有情。

6、側乳穴:乳從側落偏於一旁,而不正之謂,側乳猶在正項下側,是脫脈受局,最要一掬有情,外山湊集交固,凡側窩、側鉗穴,以次類推。

介紹尋龍點穴之20種“怪穴”


7、鶻突穴:突泡微起不明謂之,穴星平面闊大,微有突泡,微有界水;粗看則無,細看方知其為太極暈。

8、並突穴:兩突相連,方法當扦兩突夾界之間,以其兩突合氣,融聚在中,此穴至難認會,惟以“兩虎爭肉形”想象。前面須得堂局,背後須得好山。

9、有窩不葬窩穴:似窩非窩,無脈無氣,堂局不整,砂水不抱,其氣落在腕腋,微微起泡,但必要堂局砂水證應有情,凡怪穴多以四應取用,方屬有聚。

10、有鉗不葬鉗穴:鉗中低陷不結,必就脈棄鉗而點,但穴頂鉗上弦稜明白,此是緩來急受挈高取穴。

11、有乳不葬乳穴:乳上直硬,陰盛而不舒陽或不中不正走竄他顧,從顧處點穴亦可,以後樂、前唇、左夾、右照,聚氣藏風為確。

12、有突不葬突穴:突上頑飽粗硬,不開口、不舒陽,無穴可立,看定龍神,就其開面伸頸用之。

介紹尋龍點穴之20種“怪穴”


13、捉月穴、頑石穴、水中穴:要堂圓局緊,砂明水聚,脈到氣止。

14、斬關穴:於龍腰截氣以出脈處即成穴場,有堂局前去之砂,回頸作朝,左右龍後身上生峰,頂頭星光照住一穴護衛,俱出本身發福極遠具悠久。

15、走珠穴:小墩阜三五七個,是一個者,非胸口面堂氣,包砂穿脈立穴,甚勿離脈,離則無氣不發。

16、騎龍穴:山脊之上四山相護,水聚堂心勢成中聚,隨星辰立穴,或後坐向前為順騎,或前坐向後為倒騎,或坐左向右或坐右向左為左右騎,最宜四山端拱堂局環聚,假則堂不聚氣,向前八字水分流,最忌斜飛走竄更兇。砂不垂頭皆不吉,垂頭砂得峰已足。

17、仰高穴:在山頂平面星辰四圍無缺,朝對有情,水不走瀉,勢成上聚,有一等堂內窩聚,天雨則聚,天晴則涸,名“仰天祿”。又一等堂中有水四時不涸名“仰天池”。俱要近穴不接不離之間此為上格。

18、沒泥穴:在田中心,田要高低大小相間,分脊界水明白,外纏周密,多名沒泥蛇,田畔鰍、藏沙龜等形。

19、漱石穴:山盡頑石,穴內有土,此穴最好,要得頂頭潤澤,無岩石粗惡之象。

20、石佔穴:穴在巨石下,龍勢既到,砂水共照,穴場有巨石鎖塞,法當剖破此石則穴成也,此種穴情大奇。又有樹佔穴亦然或迂大風大雨拔出或古株朽爛樵子掘鋤,蓋地運將見以等待有德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