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福州,一座歷經了2200多個春秋的古老城市,這裡還有同樣歷史悠久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文明變遷。


顧名思義,“三坊七巷”是三個坊、七條巷的合稱,分別是文儒坊、光祿坊、衣錦坊;楊橋巷、安民巷、吉庇巷、郎官巷、塔巷、宮巷、黃巷,以及南后街;而一條中軸街貫穿其間。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三坊七巷的格局初始於晉唐時期,到明清時期最為鼎盛,延存至今。歷史上有多達四百餘位名人在此居住過,這裡也被稱為“裡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近代名人聚居地、閩臺淵源彰顯地”。


比起來,這裡的“永和魚丸”自然只算是個“小年輕”,但創於1934年的“永和魚丸”仍是福州市現存最老的魚丸品牌,還在2001年獲得“中華老字號”稱號。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永和魚丸以手工製作,外皮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剔骨剁成茸,再加澱粉、甘薯粉攪拌,再用調好的豬肉餡或蝦肉餡作為餡心,製成丸子形狀。這裡一般有鯊魚丸和鰻魚丸兩種,鰻魚丸較貴一些。


吃法也簡單,把丸子加入沸湯中,煮熟後盛出,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點佐料,入口後能感受到魚肉的鮮美,Q滑彈嫩,清脆爽口。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魚丸的誕生,據說源於秦始皇。始皇帝想吃魚,但要求菜裡不能有魚刺,做菜的廚子一籌莫展,急得用刀不停地拍案板上的魚,卻發現魚被拍成漿後就自動骨肉分離了,於是他索性將魚肉泥捏團下湯作菜,皇帝吃後卻非常。


既有魚味又無魚刺,這種特殊的魚丸就流傳下來了。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永和魚丸”如今已經成為了“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如果到了福州,不來看看這見證歷史的“三坊七巷”,不嚐嚐這悠久的地道“永和魚丸”,那真真是一大憾事。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在福州「三坊七巷」吃「永和魚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