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依然歸結於當事人自己的選擇

這個“問題”依然歸結於當事人自己的選擇

昨天是2021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一晚上,今年有很多人都在居住地過年,未有歸鄉,家鄉彷彿有了觸不可及剛剛好的那種況味。傍晚,我在清朗略有寒意的夜色中行走,路過湖邊,看湖水起伏如波紋......我想起近幾天和朋友的聊天內容,當我再把和她的對話回覽之後,發現我們的交流又激發出一些新的火花,這些火花提供給我了“反思”,現在後文與讀者(讀友)一起聊聊,視作一篇“療語錄”:如何維持親密關係(特別是兩性親密關係)?

她留言分享了二段話和一個問題——

“人們在相似性的基礎上彼此聯繫,在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共同成長。”

“愛情是強烈的感覺,愛是理性的情感。”

“夏老師,你說兩性感情不依靠新鮮感維持,那依靠什麼呢?”

多棒的兩句話,多麼直接的一個問題。對於她分享的兩段話,我認同與這樣的理想主義式的表述,對於是否能充分實現這種較高標準的需求持有一箇中正的心態:因人而異,因人所處的內外環境而異。不過,對於兩性情感不依靠新鮮感才能持久性維繫,我個人表示認可並採用這個觀點。悖論在於:現實生活中,兩性親密關係的良好維護(這裡不包括現實婚姻制度的契約性質以及雙方利益訴求達成這一條功利性因素)基本是以新鮮感來維繫的。但是這種維繫本質是脆弱的鏈接,它流於表面,更多是以人性本能原初慾望為驅動,諸如:征服與被征服、魅惑與被魅惑,更多仍然是以對方為自己的某種“目標或財產”的物化私慾為出發的。不論男女,都是在以看似新鮮的種種表面形式來實現彼此的佔有與被佔有。這個過程充斥著套路,戲劇性的情節,而一對男女也似乎樂此不彼。

那究竟依靠什麼?其實依靠的就是:什麼也沒有依靠的、依賴的,唯獨在關係中的雙方是否能意識到無常的流變。多數人不會再有勇氣給予一段關係深刻的轉化即當面對對方的階段性頹喪、撤退、或呈現出負面能量時,就抽身而退了。不能給予自己和對方一個反思的契機或空間,就急於給一個人下了定論,快速投入到“尋找下一個更好的”輪迴之中。“更好”的前提是我們自己首要要變得“更好”,事實是我們只是向外尋求短暫的情感慰藉而一次次失望,直到最終妥協於“別人都是這樣的,我也就不折騰了,找個大家都滿意的結婚對象吧。”於是,關係以現代婚姻利益捆綁式建立,當然既不需要新鮮感也不需要“更美好”了。這樣看來,這個問題依然是歸結於當事人自己的選擇:你聽從內心還是永遠活在世俗評價體系之內,或許二者有相交與平衡的可能性選擇。

夜晚,我寫了一首詩,“以詩見己”轉化的契機

牧野

馬從山脊那邊走來

紅燈閃耀定格

嘶鳴 呼吸

馬踩下腳踏

梳理長髮

矗立暮色中

那是黃昏為她搭建的一個帳篷

隨手把一朵鍍金的雲挽成

一個髮髻

放下所有的工具

坦蕩且無畏地行走

狠狠又摔了一跤

走路的馬

一直唸叨自己的名字

“野”

停下來看看它

摔過的痕跡

消失在

雲的家裡

2021.2.12

這個“問題”依然歸結於當事人自己的選擇


擴展閱讀

“美”以及“美學”的概念。同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真要從藝術治療這一滋養靈魂的治療方式出發去探索美學,就必須超越正統美學追求形式完美的傳統理念,也必須超越‘對美的判斷因人而異’這一過於簡化的說法”。在有了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美”以及“美學”,大概所有的藝術理論都在回應這個根本問題,雖然每個人不都是藝術家的水準,然而作為人類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美學,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1750年由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藤他的美學理論建立在笛卡爾典範之上,並且主要從物體的形式出發來考量藝術作品。

從較高的藝術家的鑑賞水準來看,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提出“體驗”並“觀察體驗”,他認為無論是內省還是實驗心理學都無法貼切地反應出藝術體驗和創造中的精神。藝術,審美體驗,只是作為一個直覺問題、一個直接的頓悟問題表明自己的存在,常見的感官知覺是這樣,內省也是這樣。我們是怎麼看的,怎麼聽的,怎麼聞的,怎麼觸摸的,怎麼嘗的,或者是怎麼感知溫度的差別,這些都是無法推理或推測的。我們怎麼會知道意識裡的狀況,這也是無法推理或推測的。簡而言之,我們只能通過直覺來了解直覺,還不能用其他替代方式準確地瞭解直覺。

在這裡,格林伯格把審美體驗與“直覺”這種藝術家天賦中的思維模式(相對於抽象邏輯思維模式)聯繫在一起說明。而他,同時也有提過,“藝術這個概念,用經驗來檢驗,其實最終不是取決於技巧(那是古人的觀點),藝術與整體的審美體驗是一致的,它並沒有那麼簡單,它意味著轉變你對自我意識及客體的態度” 可見藝術帶給藝術家群體以及普通人群的審美體驗,都不是機械的可用技巧說明的,那種類似於說不明道不清的感受。比如,對一道風景的審美直覺,如果不通過語言、素描、音樂、舞蹈、戲劇、繪畫、雕塑或攝影等媒介表達出來的話,只是一種個人的感受。而詩歌,這種語言形式的審美表達有其獨特的方式,詩歌雖然是用文字來表達,但是它本身營造了一種氛圍和意象,這種意象如果能讓人感動、甚至產生一種感官效果,更進一步的,你的意識狀態也在增強,那麼這首詩就是一個傑作。

例如下面這首詩歌,作者是阿里斯塔·諾溫,這首詩並沒有刻意營造“意象”,它有那種比較“通俗易懂”的感覺,然而它創造出了感官效果,它能讓你去聽、去觸摸那種真實,同時它熱烈並深深打動眾人:想、期望、懷疑、奔跑直達消失在霧裡(對死亡來臨的自嘲)

四十歲時我想

鼓動自己的翅膀

在大庭廣眾面前啄食

我的鳴叫會被聽見

六十歲是我期望

已經長出一對闊鰭

呼吸般自如的在空氣中划動

並甩著一條分叉的尾巴

八十歲時我懷疑

我的脖子和腿會長得老長

咔咔地啃著樹葉

並無聲的大笑

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我猜

我的舌頭會被吊起,肺

被猛敲直到一天無牽無掛地

一溜兒小跑消逝在霧裡

——我的計劃

(作者:阿里斯塔·諾溫)

格林伯格還曾提過,審美和藝術無法區別來看待,一切審美體驗都應該視為藝術,但是我要說粗糙的、一般的審美體驗和常人認為是藝術的那種審美體驗是有區別的,前者我稱之為“原始”藝術,後者稱為“形式化的”或“形式的”藝術。審美體驗不受意志的影響。 在杜尚那裡前所未有的表明:藝術可以無處不在,什麼都能成為藝術。那麼這樣的藝術以及它帶來的審美體驗具有一種很平常的、並非高不可攀的地位。而這點與格林伯格式的批判立場並不相悖:審美體驗不受意志的影響。

  • —— 《藝術療法概論》詩歌療法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