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含金量很高的話題,《山海經》究竟神奇在哪?

論鑑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山海經》版本複雜,現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山海經》影響很大,也頗受國際漢學界重視,對於它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餘不敢言也”,如魯迅認為“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編章結構

在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山海經》十三篇”,並將其列為“數術略”中“形法”類之首,但所列僅目,內容早佚。傳世《山海經》全書篇幅不大,不到三萬二千字,包括《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

《山經》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5個部分,故《山經》又稱作《五臧山經》(或作《五藏山經》,臧、藏為古今字)。《海經》分為《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海外經》包括《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4個部分;《海內經》包括《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4個部分;《大荒經》包括《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海內經》5個部分。

《山海經》的篇章結構與眾不同。除《大荒經》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開順序不是習以為常的東、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東。蒙文通曾經據此為論據之一指出,《山海經》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為首,後人也多襲其說。但是,先秦典籍甚多,經現代學者梳理後,並未見到有與此類似的事例,因此,倘若單憑此點,今人少有采信。

內容簡介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兩大部分中,《山經》5篇是為一組,以四方山川為綱,記述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

《海經》中的《海外經》5篇是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5篇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4篇為一組,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海經》以上每組的組織結構,皆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第18篇《海內經》是《山海經》地理狀況的總結,總結中國境內地理形勢分野、山系、水系、開拓區域分佈;農作物生產;井的發明;樂器製作;民族遷徙;江域開發以及中國洲土安定發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該書總體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大荒經》由東開始,故有學者認為是南、西、北、東的方位順序與遠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經》由東開始,則可能是後人的改動調整),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歷史、地理、植物、動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關於《山海經》全書涉及的地域範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很多學者都認為是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後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事實上,即是是《五藏山經》,也與整體格局和現實的山川不合,至今為止,尚未有誰能令人信服地將這些山川一一坐實。然而,《五藏山經》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別是《中山經》裡的山,《五藏山經》(即“山經”)本是以一些真實的山川為基礎來敘事的,但說到荒遠無稽的極地,已是無能為力,只能憑藉想象向壁虛構了。

文獻價值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細心鑽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山海經》雖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書,但其地理學內涵是第一性的,它從各個方向有秩序、有條理地記敘各地的地理特徵,包括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首先,《山海經》有自然地理記述。這包括記載了許許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陽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據山的地貌而定的,這些山也體現了山系的走勢;以及極其豐富的水文記載,河流大都記明瞭源頭和注入之處,河流的發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處卻遠離此山,記述者對於水文的記載時也注意到河流乾流的全貌,河流的經由雖不見記載,但是若干幹流如黃河、渭水可以從許多支流流入其幹道的情況瞭解到它們的大致流經區域。《山海經》記載了伏流河和季節河。“潛行於下”的河即伏流河。

其次,《山海經》還有人文地理記述。《海經》部分大量記述了當時的一些區域的社會人文風俗、經濟發展、科技成果等。有許多關於先民對於疆域的開發,如《海外北經》提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因此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中國的第一部地理志。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經》中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這個禹殺相柳的傳說充滿了神奇色彩,既可從文學或神話學的角度來研究,也可以從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古代民族部落之間的鬥爭。

其作為神話學文獻,《山海經》至少有三方面價值:一、對七大類中國上古神話做了程度不同的記錄;二、留下了關於神話世界空間的可靠的文字根據;三、保存了大量的凝聚著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佔,蘊含著潛在的神話學價值。對於中國神話的分類,不宜採取以其所體現人類意識和精神成長曆程為根據的西方神話分類原則,而應把神話的主要內容、基本精神、內在結構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徵作為主要根據。《山海經》對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話(創世神話、部族起源神話、文化起源神話等)記錄較少,而對英雄神話、部族戰爭神話記錄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基本特點和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

張紫晨在《的民俗學價值》(《思想戰線》1984年第4期)中概括總結了《山海經》民俗學價值,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論述:一是在古山水的記述中保存了服佩、信仰與禁忌、祭祀等民俗;二是在山海圖說中保存了醫藥和巫術等民俗;三是在山、海的記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話。

孫致中的《鑿齒中容雕題貫胸——“遠國異人”考之三》(《河北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對《山海經》中的遠國異人,從民俗學的角度作了考釋,而宮哲兵的《羽民、穿胸民、鑿齒民與南方民俗——奇談的人類學詮釋》(《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則運用人類學比較、還原、重構等方法對其進行了闡釋。表現出了在對《山海經》的研究中體現出方法的多樣性。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學者伊藤清司所著的《中的鬼神世界》(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90),他從當時人思想觀念出發,認為當時人存在著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分野,內部世界是人們熟悉的日常世界,外部世界是陌生的怪誕世界。劉宗迪的博士論文《論與與上古曆法月令制度的關係》,從人們相對忽視的上古曆法制度的角度對《山海經》上述內容進行了重新解釋,文中多有新見,是《山海經》研究的重要成果。同時徐顯之《探源》(武漢出版社,1991)、張巖《與古代社會》(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王善才《與中華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等都不同程度地論及古代民俗。

《山海經》中大量存在的這些神話傳說,是今天我們研究原始宗教的難得材料。例如: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海外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大荒西經》)

在《山海經》的神話中,不僅可以看到巫師的活動,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經》中,存在著大量的神奇動物的記載,這些動物主要是鳥、獸、龍、蛇之類,它們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這些動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圖騰崇拜。如上文所引的《海外西經》中的文字。“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咸國的圖騰。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經》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有時還是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經》中黃帝戰蚩尤的記載,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爭,但卻極無荒謬,很難看清其中的真偽。又如《大荒西經》、《海內經》中記載了一個黃帝的譜系:黃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海內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經》)這個譜系具有傳奇色彩,具有神譜的性質,但是,它與《大戴禮記·帝系篇》、《史記·五帝本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基本相同。

《山海經》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記載了古代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也有他們的科學實踐活動,還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思想以及已經達到的科學技術水平。例如,關於農業生產,《大荒海內經》載:“后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經》載:“叔均乃為田祖。”關於手工業,《大荒海內經》載:“義均是始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關於天文、曆法,《大荒海內經》載:“噎鳴生歲有十二。”《大荒西經》載:“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諸如此類的記載不勝枚舉。有一些自然現象的記載尤其珍貴,這在其他書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經》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上啟下月}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中還有關於先民科技成果的記載。《山海經》大量記載了中國先秦時代數千農耕文化的科技生產成果。它還記載了農業生產情況:“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愛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華實,草木所聚。”從這些原始的農耕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人們的科技生產水平和科技生產的成果。在《山海經》中還有許多關於水利、車船製造、耕牛使用、樂舞產生及投壺遊戲的記載。[11-12]

當代許多學者均認為,《山海經》在這裡記載的是北極地帶半年為晝,半年為夜的極地現象,只不過是古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就用神話來解釋。這種記載無疑是寶貴的科學資料。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山海經》的文學價值是豐富多樣的,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探究。至少可以從神話思維(即原始思維)對浪漫主義文學創作傳統的影響、原始邏輯的表述方式、人文關懷中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實用主義的審美判斷等視角對《山海經》的文學價值予以解讀和探究。《山海經》中包含著豐富的神話思維,它對浪漫主義文學創作傳統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深入地研究神話思維並揭示這種影響,不僅有利於從源頭上來探討浪漫主義文學創作傳統形成的深層次影響因素,而且對於弄清各種文學現象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都有很大幫助。

在《山海經》中,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探討神話思維對浪漫主義文學創作傳統的影響:

1, 豐富的直觀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間對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創作的影響;

2,包含豐富神話思維的神話傳說常常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創作素材;

3,神話思維的原始生命觀對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深層影響。








拾點文學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一部記載神話傳說、地理知識、民風民俗、科學、醫學、巫術、宗教信仰等內容的充滿神奇色彩的著作。《山海經》的神奇在於(1)作者不詳;(2)由多個朝代多人接力編著而成;(3)它集神話傳說、中外地理文獻、古今語怪之祖、刑法類、小說類、方士之書為一體;(4)世人不知其所述是真還是假。(5)引發人類對宇宙產生極大的好奇和無窮的想象,對探究宇宙產生極大的動力。

概述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其他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其中,神話傳說的內容較多,同時還涉及多個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稱得上是百科全書。

《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山經》又稱《五藏山經》,共5卷:《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海經》又分《海外經》4卷、《海內經》5卷、《大荒經》4卷。其中《大荒經》分:《大荒南經》、《大荒北經》、《大荒東經》、《大荒西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行文結構總體上以地區為主線把這些事物逐一記錄。

神奇之一:作者不詳

《山海經》的書名最早見於《史記》,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司馬遷曰:“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這說明《山海經》的文獻資料早就存在,然而作者不詳。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但這些推測都無從確證。

神奇之二:由多個朝代多人接力編著而成

伏義始創四時八節、太陽曆和象形文符,使中華先民具備了文化傳承的基本條件。6500年前,軒轅帝召集萬國盟會,“執繩而治四方”。黃帝首設史官,推動華夏酋邦社會進入了記史年代。例如黃帝時期的史官倉頡整編了《海外經》。大禹在治水之後,曾將遠古的圖騰、地理物產、治水時豎亥記錄的測量數據也標記在《山海圖》上,並銘刻於九鼎。後來,大臣伯益據《山海圖》著成《山海經》;從《山海經》中我們可查到大禹治水的記載。而在漢成帝時,曾命劉向、劉歆父子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也將《山海經》整理成篇。這些都說明了,作者不詳的原因, 是因為《山海經》由多個朝代多人接力編著而成的。

神奇之三:《山海經》集神話傳說、中外地理文獻、古今語怪之祖、刑法類、小說類、方士之書為一體

古人對《山海經》的評價描述:

《漢書·藝文志》將《山海經》列入刑法類;

劉歆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

西晉郭璞將《山海經》作為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獻;

明代胡應麟稱《山海經》為“古今語怪之祖”;

清代《四庫全書》將《山海經》歸為小說類;

魯迅認為《山海經》是巫覡、方士之書。

由於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話傳說均源自於《山海經》,所以有人認為《山海經》是一本神話傳說。

神奇之四:世人不知其所述是真還是假

《山海經》記錄了聯姻證明、少數民族異域的情況,當中的一些描述多為道聽途說;書中出現的“三首、六目、六足、三翼、九尾四耳、九頭鳥、兩頭蛇”這些怪物是真的還是假的?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此還無從考究。這也引發人類對外星生物是否曾經光臨過地球產生諸多想象和推測。

神奇之五:引發人類對宇宙產生極大的好奇和無窮的想象,對探究宇宙產生極大的動力

《山海經》裡面的一些記載經查證是真實的,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又如美洲大陸和《東山經》記載的四個山系一一對應。然而,書中的一些記載卻無從考證;特別是書中的志怪,根據圖形及描述,在現代人的現實世界裡沒曾出現過。這些神話世界的空間和文字,引發人類對宇宙產生極大的好奇和無窮的想象,並對探究宇宙產生極大的動力。

《山海經》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是極大,其價值遠遠大於其作為一本曠世鉅著流傳於世。


百般千尋


大家好!我是趙彤1966,下面以我閱讀巜山海經》的實際體驗、感悟來回答這個問題。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有神話色彩的最古老的奇書。書中講述的大量的怪異之飛禽走獸、山川河流、礦產金銀;驅虎駕鸞、開天始祖、人類繁衍、圖騰神聖等,皆給後人以無限想象。諸如此類,在遙遠的遠古時代真的真實存在嗎?

《山海經》,上古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古代知識的寶庫。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的古籍,是一部富有神秘色彩、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百科全書和知識寶庫。它涵蓋了上古地理、天文、歷史、神話、氣象、動物、植物、礦藏、醫藥等方面諸多內容。給我們後人研究中華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山海經》中大量的神話源自上古的口耳相傳,它所收集的我國古代神話傳說,更是各典籍中聽沒有的,首屈一指的文獻。

奇特、高超的想象力也處於我國典籍撰寫之冠。對精靈鬼怪、神仙人類、山川天地之描寫,做出了精彩的想象和誇張。《山海經》,具非凡文獻價值。

《山海經》對人類記載之異象。

神奇的《山海經》中,不僅包含了神奇的動物、異獸、山川、礦物,還記載了奇怪國度、異象之人類。這些異象之人雖說是可以歸之為人類之列,但與現代人類形象及生活習性大相徑庭,分不清是神話傳說,還是真實存在。彷彿是奇異另類人種生活於另類世界空間。

《山海經》記載:三首國,在崑崙山東側,那裡都是一個身子上長有三個頭的人。貫胸國,人胸部有一個洞等。這是詭異的想象、極度的誇張,還是遠古真正存在著這樣一塊廣博的土地,生存著這些奇異的先祖。

那麼,後來這些人類又哪裡去了呢?難道是史前文明被洪水毀滅,被大陸板塊的運動、挪移而淹沒了嗎?這是一個蘊藏著的未解的文明密碼。而這些密碼又與希臘神話、羅馬神話中存在的一些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西方歷史中也有人頭馬身等奇特物種,這難道是東西文明的一種巧合嗎?

這就是《山海經》對人類記載之神奇。這些神奇,只是《山海經》所記載神奇之九牛一毛。《山海經》,神話中的世界,神話中的神奇,天地山川之靈秀,人類走獸之靈異,給後人留下了無限想象,提起後人的好奇,引發後人去探究。難道它記載的是一個曾經存在,但又被丟失的神異世界?

這是我在閱讀《山海經》後的一點淺薄體驗,今天分享給大家,請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