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家长都是怎么样和孩子沟通的,为什么我感觉和孩子没法正常沟通?

夏日天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孩子沟通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问题。

和比较小的孩子沟通,要有耐心,语气要温和,用孩子能听得懂的道理和孩子讲,多鼓励孩子,多夸奖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和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沟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多为孩子考虑,语气要温和,不要说难听的话刺激孩子,伤害他的自尊心!

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他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应该知道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够正确引导。

注重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长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该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

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平等沟通,平等相处!



阳光书房


其实很多家长感觉都很难和孩子沟通,只有极少数家长和孩子沟通成功,但孩子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 的,家庭教育是从沟通开始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沟通难的原因。

孩子观察这个世界更多的是靠感觉,没有特别深刻的经历和经验,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态,这种好奇的心态激发着他对这个自然界的热爱和体验的欲望,这种心态有点象哲学家的心态。好奇也是他做很多事情的动力。他们喜欢新鲜事物。



家长都是成年人了,观察这个世界更多的是靠经历和经验。是不喜欢重新去经历和去体验。我们经常说成人不象小孩那样天真,说成年人稳重,也就是成人用过去的经验替代现在的体验。对事件也就没了好奇心了,成人是用过去经历的经验理解将来小孩用现在的体验理解将来。但我们要知道世界是不停变化的,小孩这种方法更象哲学家理解我们发生的事件。更能适合他的成长。成人好象很有知识实则方法真还有问题,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10年后,很多小孩变成一个人才,变得很有知识,10年后,多数成年人变成了一个社会淘汰的人。



通过上面分析,成人如不认真研究交流方法,将和孩子没法正常沟通,你的想法和知识落后是造成无法沟通的主要原因。



物理原理视频马


父母与孩子无法正常沟通,说明在沟通的理念和方法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是需要父母注意到,并加以调整和改进的。



  • 许多父母在与孩子人交流沟通中其实都是在进行暴力沟通,因此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常见的暴力沟通模式有:

1.总有操纵孩子的意味

父母不要总是对孩子这样要求:“你这么不听话,爸妈的心都伤透了。” 这样会使孩子觉得:是我的行为导致了父母难过,我应该对所有事情负责。

2. 总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父母常常会说:“你看看谁家孩子多么优秀,你怎么就不行呢?”

3. 家长强制作风浓重

父母总有家长味道,总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我是你爸/妈,我的职责就是管教你。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总是盛气凌人,把请求以命令的语气表达出来:“放学马上回来,这是必须的。”

4. 对孩子施加身体暴力

因为孩子有时不听话,父母常常会殴打孩子。而且还会说:“我也不想打你的,但你做的太过分了。”

5. 忽视或轻视孩子

父母没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例如,工作累了一天,回家根本不想再理睬孩子;生孩子气的时候,不想搭理他,晾着他,给他点颜色看看。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在乎自己,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情感隔离。



调整和改进与孩子的沟通,需要注意到:


1. 从观察入手与孩子沟通

比如孩子睡懒觉。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懒。”可以这样说:“今天你睡到中午12点还没有起床喔”。尝试用观察取代评论,这样会减少很多对孩子的隐性伤害。学会客观的观察和表述孩子的行为,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2. 与孩子沟通中适当地说感受

许多父母容易把感受和想法混为一谈。例如,想法是:我觉得你不乖。而感受是:你大吵大闹,我感到很焦虑。


可以多一些尝试用“我感到…因为…”的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父母只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改进与孩子的沟通。


3.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需要核心是什么

比如,孩子回家太晚,父母生气地训斥:“谁让你回来这么晚,以后放学必须马上回家。” 这当中,父母的需要是“孩子的安全”,然而这种需要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因此孩子感到的只是父母的愤怒,而不是内含的担心。


可以这样说:“你这么晚回家,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4.与孩子交流中可以多运用一些请求的意味

而不要总是命令孩子。比如:“能不能告诉我,玩游戏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也就是提出正面的、明确的请求,并且请求越具体,交流的目的就越容易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