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是個好皇帝嗎?

網路曇花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公亡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嬴政即位為秦王。由於年少,國政由相邦呂不韋把持,並尊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既把持朝廷,又與太后(趙姬)偷情。他見秦始皇日漸年長,怕被他發現,想離開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獻假宦官嫪毐給太后,嫪毐假施腐刑, 結果與太后生下了兩個私生子。並自收黨羽,建立了龐大的勢力,是繼呂不韋后又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前238年,嫪毐動用秦王御璽及太后璽發動叛亂。嬴政早已在蘄年宮佈置好三千精兵,打敗叛軍,將嫪毐車裂,曝屍示眾;又把母親趙姬關進雍城的萯陽宮;摔死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私生子。隨後免除呂不韋的相職。嬴政親政後,聽取李斯等人的建議,一方面鞏固秦國政權,一方面著手規劃統一六國的大業。



第二、統一六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連橫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先後於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國家——秦朝。 

第三、首稱皇帝:春秋戰國,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已經一統天下的嬴政,以

第四、主要成就: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3.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9.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歷史評價:他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漢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並不是像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載的是個暴君,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崇高地位。


奇史趣談


嬴政秦始皇的一生,對他評論的人從未間斷過。不管是哪個朝代,層出不窮:漢朝賈宜的《過秦論》唐朝李白的《秦王掃六合》,杜牧的《阿房宮賦》、宋朝柳宗元的《封建論》

明朝李贄的《藏書》清代劉大櫆的《焚書辯》民國時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秦焚六經未嘗缺考》等等,不管是詩人、學者……人們褒貶不一、爭辯不休。嬴政是不是好皇帝?本人也根據歷史史證,來談談個人給他的評價。

統一

說到嬴政秦始皇,人們必定想到“統一”兩字。秦始皇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掃平六國,他不但在疆域上統一了中國,結束戰亂的局面,而且在制度、文化、經濟上統一了中國。

  1. 制度上的統一 秦始皇主要表現為政治與組織統一。政治上,秦始皇不但首創皇帝、皇太皇后、朕、陛下、詔書等稱號,而且創造了權威的傳國玉璽,並開創封禪儀式;組織上,為了加強加固、保證皇權絕對控制統治能力,設立以皇帝統治下的三公九卿,管轄36郡縣制。這些政治與組織,在以後上百成千年裡,基本都以秦始皇所創造的框架內發展,給中國的中央集權、統一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
  2. 文化上的統一 文化上的統一主要表現為思想與文字的統一。戰國時,中原是多民族和方言多樣化的形勢並存,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文字統一,彌合了方言多樣化帶來的交流障礙,思想上無形維護了民族的團結。
  3. 經濟上的統一 經濟上的統一主要表現為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這樣既可維護國家經濟正常健康發展,又能方便人民群,而且還能防止某些人的私制、偽制貨幣。

焚書、坑儒

要評論秦始皇是不是個好皇帝,必須要說焚書坑儒事件。千百年以來,這兩個事件,讓秦始皇背上千古罵名——殘暴、給中國文化帶來了無可估計浩劫。而對於焚書、坑儒事件,本人認為秦

始皇焚的不是儒家經典,坑的也不是儒士,而是那些陰陽五行、低濫詩之類的書籍,坑的是那些妖言惑眾的方士。

首先,在很多史學家比如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坑術士,焚詩書”;又如班固在《漢書·儒林傳》記為:“殺術士”;而王充在《論衡·賢難》裡稱:“此亡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士也”等等。其次,有歷史資料記載,有些方(術)士,如盧生、徐福、侯生等等,他們拿秦國好處,卻不給秦始皇辦事,反而到處偏理由欺騙秦始皇,激起始皇的憤怒而把他們殺了。再者,秦亡後,秦國就生存下來的儒士象酈食其、叔孫通等,還為後來的劉邦服務的。另外,學者朱彝在《曝書亭集》強調,亂道之儒而非聖人之徒也。

長城

要評論嬴政,繞不開談長城。長城現在雖然沒了軍事功能,但它依然是世界偉大的文化遺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不但北抗匈奴南征南越,把南越納入中華版圖為祖國拓展疆土,而且修築了舉世無雙的萬里長城。關於修長城,從此秦始皇便背上了暴政、勞民的罵名。其中家喻戶曉的《孟姜女哭長城》故事更是刻畫得淋離盡致。但是,根據《左傳》的記載,這個故事與修長城毫無相關;《禮記》裡只出現了哭,並且都不是秦始皇時期。這些都是文學作品,又無史字記載,再說,自古帝皇,哪位不修城、修陵墓、修宮殿,哪個不徵收苛稅?總不能以此就扣上暴政、勞民的罵名吧。

世人論秦始皇

秦始皇的一生功過是非,漢朝人認為一無是處。陳涉起義時就說:“世人苦秦久矣”;而西漢時賈誼在《過秦論》中直接指出:不施仁義、民心盡失、三主失誤、大臣失語;唐朝人把秦始皇作為警示來看待,在《貞觀政要·儉約第十八》記載唐太宗想建造一座宮殿,材料都備齊了,但想到秦始皇的行徑,就不再營建了;柳宗元還在《封建論》中充分肯定了秦始皇的郡縣制;明代後期思想家李贄提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更有甚者指出“祖龍是千古英雄!”把秦始皇稱為祖龍和英雄!從否定到認可,再到肯定。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以“三皇五帝”為崇拜對象給自己制定皇帝稱號,並想以自己為始,歷傳萬世。後來由於他不封后立儲

造成後世互相殘殺,乃至秦朝早亡,這也許是他最大的敗筆了。

最後,我們就用李贄的話來總結秦始皇一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


隨波探史


在歷史的長河中泛舟而行,這個問題由長河泛舟來回答。

評價一個人是好還是壞,必須用辯證的觀點去考量,也就是是否促進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二:

一、兼併六國,天下歸一。公元前230年內史騰滅韓設潁川郡;公元前228年王翦滅趙;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兒子王賁滅魏;公元前223年王翦滅楚;公元前222年王賁滅燕;公元前221年王賁滅齊,用了大約九年的時間,兼併六國,贏政用實力確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

作用: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

二、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等規制。秦統一六國後,贏政為加強統治,維護統一,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貨幣等標準。

上面這幅秦磚圖,以陽文篆刻“海內皆臣,歲登成熱,道毋飢人”希望秦朝統一天下,普天之下皆是秦朝子民,期望國富民安。

作用:促進了經濟全面和諧共生髮展,成為封建國家統一重要基礎。

三、開疆拓土,創建多民族國家。秦朝統一後,贏政南伐越族,北擊匈奴,在征服嶺南過程中,為解決糧草運輸問題,派監御史祿開鑿靈渠,從而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公元前214年攻佔嶺南,並在這裡設置了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同時命蒙恬修建了秦長城。

作用:廣大人民有了相對的安定環境,對邊遠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早期的西部大開發)。

所以我認為贏政是個好皇帝,你說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