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2017/11/30

巧手媽媽原創

建議在無線網絡環境下觀看此視頻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在黔東南,有一個地方叫丹寨,由於地勢較高,海拔在700~1100米之間,常年雲霧繚繞,被稱為“雲上丹寨”。

在丹寨,有一個村子叫排莫,500多戶都會畫蠟染,被稱為“東方第一染”。

苗族是個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古老民族。由於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靠著老一輩的口傳手教,用圖騰記錄了自己的歷史。所以,苗文化保留了最早先民的圖騰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看著這些蠟染的圖騰,那是一個部落的傷痕史,這裡面封存了太多的信息。當我們小心的打開這段歷史,重新審視這些文化圖騰,會幫助我們從深層次瞭解這個民族的變遷,進而瞭解自己的來龍與去脈。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滴答…滴答…滴答……,深夜,苗娘從染池裡升起了布架,上面掛滿了密密麻麻經過蠟染繪製的布塊,這些布塊已經在染池中浸泡了二十多分鐘,升起來是為了讓靛藍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二十分鐘後又將落下浸浴,這樣的提起落下要二十多次布匹才會逐漸變成深藍。

寂靜的能聽見那一道道靛藍水珠劃過布匹的嘶嘶聲,染池泛動著深藍和綠,歡迎著回落的靛藍水珠,滴答、滴答……。這珠落玉盤的清脆,如同苗女們那銀鈴般的歌喉。

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沿襲那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一種精神。我們從這種似乎是娛樂的“舞蹈”中發現苗女們只是“蹈”。舞被盛裝而取代,這種盛裝為啥只是在女性身上體現

經過多道的浸染,藍靛在空氣中昇華為純粹,昇華出中國特有的藍。

蠟染形成的每一道冰裂紋如同人類的指紋,絕對沒有雷霆。

面對這古老的工藝,古老的圖騰和一群善良的苗人。我們反思我們的非遺項目為什麼還只是廉價的工藝品,而未能真正的體現她應有的藝術價值?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巧手媽媽一生愛著的這抹藍——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

苗族的這些原生態藝術圖騰根本不需要去設計,我們只是將這些圖騰設計到日常的需要中去,賦予產品更多的設計感,提升其藝術附加值

鄭重聲明:本文是巧手媽媽原創,如轉載或改編髮布請與本人聯繫並確認註明文章出處,未經本人巧手媽媽授權或同意:篡改、抄襲、剽竊作者巧手媽媽原創文章者,均追究法律責任/訴訟至法律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