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中,人們在亡靈節紀念死者。死去的人們並未真正地遠離,而是去了屬於他們的世界—亡靈世界。亡靈們害怕被人遺忘,他們慶幸世間的親人依然記得他們。死亡並不可怕,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所謂的生存和死亡,我們瞭解通透了嗎?


蔡瀾講述他在坐飛機時遇到的一件事。當時飛機遭遇氣流,十分顛簸,蔡瀾若無其事地喝著酒,坐在一旁的加拿大人好奇地問他:你不怕死嗎?蔡瀾笑著回答他:老兄,你死過嗎?我活過!簡短的回答藏著蔡瀾極具智慧的人生態度。人生很苦,亦很甜。人生很長,亦很短。老大徒傷悲的人,悲哀於自己一生了無作為;人生得意皆盡歡的人,慶幸自己及時行樂。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劇照《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 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最近看完了這本書,一時腦子裡很亂,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書中的松子及她的一生。在豆瓣看了有關它的書和電影的評論,發現讀者和觀眾產生了兩種極端。看過書的人,認為松子可憐的一生是她自作自受的結果。看過電影的人,同情松子,將她看做茫茫人生中被命運玩弄的一個人。可能文字和影像會巧妙的把我們帶入兩種世界,文字所擁有的浩瀚如海的磅礴力量塑造我們與松子之間的時間維度和距離感;影像以演員切合的表演行為及其生活的場景增添觀眾和主角的心靈融合度。不同的藝術形式,引起不一樣的共鳴。

書中的松子,幼年渴望父親的愛和關懷。但體弱多病的妹妹久美,讓父親不得不更多地關心妹妹。從小,松子眼中的父親,不太愛笑,只有當松子表現好的時候,父親才會勉強給出肯定。松子從小都努力做到最好,為了得到父親更多的愛。但父親好像並沒有發現對松子愛的缺乏給松子帶來的影響,仍將更多地愛給予久美。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或許,從小父愛的缺乏是松子一生遭遇不幸的罪魁禍首。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她很天真

她相信愛可以感化一切。她天真地相信人人都是善良的。她以自己的方式,維護學生;但卻沒想到她維護的叛逆少年,毀了她努力擁有的一切,包括名譽。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她很熱烈

愛上了一位“不瘋魔,不成活”的作家,她即使犧牲自己也不願離開他。她害怕離開之後,她無所依靠,無處可去。她害怕寂寞。即便作家發瘋似的打她、罵她,她還是陪在他的身邊。

松子即便在遭遇背叛後,依舊想要去陪死去的作家。松子選擇了他喜歡的太宰治死去的地方,想要以結束生命的方式去追逐作家。看似幼稚荒唐的行為,卻顯現著松子對愛的執念和渴望,而又能看的出,松子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她 愛又恨

她以喪失自我的方式生活著,吸食毒品麻痺自己;出賣身體,無休止地沉浸在性愛帶來的狂歡之中。她習慣了猶如機器般的日子。當有一天發現,她愛著的男人用她出賣身體換來的錢養情婦的時候,她狠。她依靠著的愛成了背叛。松子也搞不懂自己,是否明白了什麼是愛。性愛之歡帶來的只是一時的慾望消遣,信以為真的愛情白紗下藏著醜惡的不堪的利用和背叛。當她曾經愛著的男人死在她懷裡的時候,她的內心依舊沒有答案。為什麼他要背叛自己?為什麼她得不到可以依賴著的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監獄中的松子

松子的一生,愛過很多人,有些愛熱烈,隨意;有些愛,濃烈深刻。她深信的東西,命運沒有慷慨地還給她。松子簡單,但又令人可憐。每當她充滿希望的時候,命運讓她失望;當她接受了失望的時候,命運又讓她絕望。如同,她在生命最後一刻的模樣那般,狼狽不堪。或許,我們看來的松子,就如殺死松子的幾位小孩那樣,眼神裡充滿嫌棄,鄙夷。命運啊,你是否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善良的人?你又是否捉弄未曾綻放過的生命呢?不切身的走一趟,怎麼會知道命運如何待你。或許窮極一生追求的熱烈,在生命的盡頭看起來多麼浪費。或許想要雲淡風輕的一生,在命運的驚濤駭浪中多少奢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如松子所得那樣: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 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

我們慶幸生命的多彩,但又畏懼命運不能遂自己心願。我們怯手怯腳地沿著生命的指示牌向前走著,是不是最後被命運降臨的考驗捉弄地面目全非?我們都不知道。

我們無法看到未來,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希望,我們在走完命運歷程後可以平靜如水地回答道:我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