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中,人们在亡灵节纪念死者。死去的人们并未真正地远离,而是去了属于他们的世界—亡灵世界。亡灵们害怕被人遗忘,他们庆幸世间的亲人依然记得他们。死亡并不可怕,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所谓的生存和死亡,我们了解通透了吗?


蔡澜讲述他在坐飞机时遇到的一件事。当时飞机遭遇气流,十分颠簸,蔡澜若无其事地喝着酒,坐在一旁的加拿大人好奇地问他:你不怕死吗?蔡澜笑着回答他:老兄,你死过吗?我活过!简短的回答藏着蔡澜极具智慧的人生态度。人生很苦,亦很甜。人生很长,亦很短。老大徒伤悲的人,悲哀于自己一生了无作为;人生得意皆尽欢的人,庆幸自己及时行乐。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剧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 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最近看完了这本书,一时脑子里很乱,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书中的松子及她的一生。在豆瓣看了有关它的书和电影的评论,发现读者和观众产生了两种极端。看过书的人,认为松子可怜的一生是她自作自受的结果。看过电影的人,同情松子,将她看做茫茫人生中被命运玩弄的一个人。可能文字和影像会巧妙的把我们带入两种世界,文字所拥有的浩瀚如海的磅礴力量塑造我们与松子之间的时间维度和距离感;影像以演员切合的表演行为及其生活的场景增添观众和主角的心灵融合度。不同的艺术形式,引起不一样的共鸣。

书中的松子,幼年渴望父亲的爱和关怀。但体弱多病的妹妹久美,让父亲不得不更多地关心妹妹。从小,松子眼中的父亲,不太爱笑,只有当松子表现好的时候,父亲才会勉强给出肯定。松子从小都努力做到最好,为了得到父亲更多的爱。但父亲好像并没有发现对松子爱的缺乏给松子带来的影响,仍将更多地爱给予久美。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或许,从小父爱的缺乏是松子一生遭遇不幸的罪魁祸首。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她很天真

她相信爱可以感化一切。她天真地相信人人都是善良的。她以自己的方式,维护学生;但却没想到她维护的叛逆少年,毁了她努力拥有的一切,包括名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她很热烈

爱上了一位“不疯魔,不成活”的作家,她即使牺牲自己也不愿离开他。她害怕离开之后,她无所依靠,无处可去。她害怕寂寞。即便作家发疯似的打她、骂她,她还是陪在他的身边。

松子即便在遭遇背叛后,依旧想要去陪死去的作家。松子选择了他喜欢的太宰治死去的地方,想要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去追逐作家。看似幼稚荒唐的行为,却显现着松子对爱的执念和渴望,而又能看的出,松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她 爱又恨

她以丧失自我的方式生活着,吸食毒品麻痹自己;出卖身体,无休止地沉浸在性爱带来的狂欢之中。她习惯了犹如机器般的日子。当有一天发现,她爱着的男人用她出卖身体换来的钱养情妇的时候,她狠。她依靠着的爱成了背叛。松子也搞不懂自己,是否明白了什么是爱。性爱之欢带来的只是一时的欲望消遣,信以为真的爱情白纱下藏着丑恶的不堪的利用和背叛。当她曾经爱着的男人死在她怀里的时候,她的内心依旧没有答案。为什么他要背叛自己?为什么她得不到可以依赖着的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监狱中的松子

松子的一生,爱过很多人,有些爱热烈,随意;有些爱,浓烈深刻。她深信的东西,命运没有慷慨地还给她。松子简单,但又令人可怜。每当她充满希望的时候,命运让她失望;当她接受了失望的时候,命运又让她绝望。如同,她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模样那般,狼狈不堪。或许,我们看来的松子,就如杀死松子的几位小孩那样,眼神里充满嫌弃,鄙夷。命运啊,你是否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善良的人?你又是否捉弄未曾绽放过的生命呢?不切身的走一趟,怎么会知道命运如何待你。或许穷极一生追求的热烈,在生命的尽头看起来多么浪费。或许想要云淡风轻的一生,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多少奢侈。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如松子所得那样: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 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我们庆幸生命的多彩,但又畏惧命运不能遂自己心愿。我们怯手怯脚地沿着生命的指示牌向前走着,是不是最后被命运降临的考验捉弄地面目全非?我们都不知道。

我们无法看到未来,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希望,我们在走完命运历程后可以平静如水地回答道:我活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