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電視臺曾播放過一部電視連續劇,大概名字就叫《龍嘴大銅壺》。人藝著名話劇演員牛星麗在劇中扮演主人公,一個賣茶湯的小販。劇中有段情節是,小販的龍嘴大銅壺被惡霸砸壞後,他改用水壺沖茶湯。每天賣茶湯和沖茶湯時,他都是無精打采的,他說了一句臺詞:“沒有龍嘴大銅壺沖茶湯,我幹著沒勁兒,您喝著也沒味兒!”他的意思就是說,茶湯這種食品,必須用龍嘴大銅壺裡的開水衝。所以,茶湯和龍嘴大銅壺可以說是混為一體。過去的老北京人喝茶湯,一定要龍嘴大銅壺裡滾開的水衝的;反之,一看見有龍嘴大銅壺的攤兒,就知道這準是賣茶湯的。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茶湯”,是老北京人喜食的一種傳統食品,用黃銅做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更是老北京的一絕。

茶湯用料可謂細緻講究。先將糜子米篩淨,再加工成細細的糜子面兒。沖茶湯時,先往碗中放入適量的糜子面兒,用溫水打底後,一手搬動上百斤重的裝滿開水的龍嘴大銅壺,一手端著距壺嘴下前方1米左右遠的裝著糜子面兒的碗,用壺中的開水猛地一澆,便成了稀稠均勻、色澤光潤的茶湯。然後,在上面再灑上紅白糖、桂花、青紅絲等料,喝到嘴裡立刻感到光滑細膩、甜香味醇,即使是沒有牙的老人,喝了也能品滋味兒、飽口福。

沖茶湯的功夫,可謂一門兒絕技。姿勢要瀟灑自如,要透著一股衝勁兒;搬壺和端碗的兩隻手都要暗使勁兒、使好勁兒、使準勁兒;最重要的是,搬著上百斤重的、裝滿滾燙開水的龍嘴大銅壺往1米遠的碗中澆水時,要準、要穩、要適量、要不濺不灑、乾淨利落,確實是真功夫、真本事兒。試想,您倒水要是沒準頭兒,燙了自己和別人都不好。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我兒時(上世紀50年代初)就喜歡喝茶湯,那時我奶奶總帶我去隆福寺喝茶湯,有時也到崇文門外的花市兒去喝,那裡有賣茶湯的小攤兒。我不僅愛喝茶湯,更愛看小販沖茶湯的那優美姿勢和一身功夫,就像看節目表演一樣。記得賣茶湯的攤兒,總是和賣油炒麵的攤兒挨著,有人管喝油炒麵叫喝“油茶”。到了我5歲去隆福寺時,我小小的年紀,一次要喝兩碗茶湯、一碗油炒麵,當然,喝不了肯定大人喝。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不知小小的食品茶湯招誰惹誰了,有幾年也在市面兒消逝了。大概到了改革開放年代,記得是第一次春節地壇廟會上,北京不少傳統小吃一下子亮相了!這下子可喜壞了老北京人,致使廟會每天人山人海。更令人欣喜不已的,是許多隱居多年的老行家裡手都亮相了。就拿賣茶湯的講,在那次廟會上,著名的老北京“茶湯李”居然出現在廟會上,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李老爺子亮相廟會驚動了不少北京人。老爺子據說當年已經70多歲了,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鑠、老當益壯,特別是他搬動百十斤重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那熟練的動作,依然瀟灑自如、隨心所欲,爐火純青的功夫,絲毫不減當年,更使不少曾喝過他茶湯的人們讚不絕口。我好不容易輪到買了兩碗茶湯,李師傅衝完後,麻利地灑上紅白糖、青紅絲等,依照老北京喝茶湯的慣例,老爺子把兩把直溜溜、薄薄的銅片兒勺插進茶湯中遞給我時,我的記憶彷彿又回到了兒時,這真是老北京傳統的茶湯呀!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據說在那次廟會上,李老爺子向中外客人露了一手絕技!真正的茶湯,講究衝上開水後,立刻能凝固住,而且就是把碗扣過來向下,碗裡的茶湯絲毫不會流動,這是沖茶湯的一絕。聽朋友講,在我去廟會的第二天,有幾個外國人和不少國人圍在李老爺子周圍,有明白的人要求老爺子露一手,聽說老爺子還真露了一手絕的:他一下子拿起兩個碗,碗裡裝上同量適量的糜子面兒,然後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兩個碗,用右手搬著龍嘴大銅壺距1米之外,麻利、準確地只兩下子,就把開水準準地倒入兩個碗中;而後,老爺子突然把兩隻碗扣過來,在扣定幾秒鐘後,老爺子再把碗翻過來展示給中外客人,結果,兩隻碗裡的茶湯紋絲沒動,更沒有絲毫流動過的痕跡。這下子贏來了熱烈的掌聲,李老爺子不僅展示了老北京傳統技藝的絕妙之處,而且給中國人、給老北京人爭了光。這過程是我聽那位朋友說的,但我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表演,直至今日仍記憶猶新!

大概在那次廟會過了幾年後,一次,我在阜成門內大街看到了茶湯李老爺子的大少爺,他在賣盆兒糕,我問到李老爺子的身體情況,他回答說“很硬朗”。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寫到這裡,思前想後我想還是說幾句。現在打著“老北京”的幌子經營老北京傳統食品的飯館不少,這似乎是個好事兒。但是我誠懇地奉勸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店家:你要是不能傳承老北京傳統食品和技藝,那千萬別糟蹋這些老北京人心中的美好的東西和念想兒!因為我最近去了不少這樣的飯館,有的裡面似乎還掛著“皇上”賜的寫著雲山霧罩語言的“御匾”和“說明”,但是整個兒店裡似乎找不到一個北京人,在我心先涼了一半後,待端上所謂的老北京食品來,更是大倒胃口!就拿茶湯來說吧,整個一個棒子麵兒粥放紅糖,不僅什麼料沒有,而且喝起來絲毫沒有茶湯味兒!再拿與茶湯並列的麵茶講,簡直就是一碗棒子麵兒粥,上面放上一小勺芝麻醬,再放上一勺兒鹽,這哪是麵茶呀!順便說一下,喝麵茶講究的就是在熱麵茶上,灑勻那用香油調好的芝麻醬和一層芝麻鹽兒,然後喝麵茶時,隨著一口麵茶下去,立刻有芝麻醬流下來,使食者總能伴著芝麻醬喝麵茶。這家倒好,一勺芝麻醬吃完,後面整個白嘴兒喝棒子麵兒粥。你模仿老北京食品,起碼應該多少沾點邊兒呀!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你還沒見過豬跑嗎!所以,希望這些商家一定要首先從思想確立愛護本民族的傳統美食觀念,再認真學習這些老北京食品的做法和技藝,做不了別做,你也千萬別糟蹋這些食品!不然也砸你自己的牌子!

龍嘴大銅壺衝的茶湯,真好喝

龍嘴大銅壺似乎非常少見了,那麼即便有賣茶湯的會衝成什麼樣?您自己掂量喝不喝吧!不過我的眼前,倒是有時還時不時地出現當年那賣茶湯的沖茶湯時的瀟灑自如的優美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