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歷代封建王朝中,女子是不允許參加考試的。甚至於,那時的社會,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一般來說,女性只需要學習一些女工,能夠用於基本生活就可以了。

因此,我國曆史上的女性,大都是不懂書本知識的。但即便如此,我國曆史上還是出現了一位女狀元傅善祥,這在當時,可謂是轟動了全國。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會覺得,這位女狀元的誕生,是非常難得的。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我們都知道,科舉制是從隋朝開始的,然後明朝從進士中拔出最優秀的人,並冠以狀元之稱。數代數科,出了不計其數的狀元。縱觀歷史,狀元不算稀奇。女狀元卻是鳳毛麟角。直到太平天國開創科舉女科,我國才有了第一個女狀元。

老實說,武則天的武周朝被視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權主義時代,武則天本人一介女兒身,也沒有專門選拔過女性出任政府官員,即令曾經任用過的諸如上官婉兒之類,也不過是宮內未掛名的小秘書,僅此而已。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所以,女性擔任政府官員的故事,只出現在《西遊記》裡的女兒國;所謂的女狀元,只誕生在陳端生所著長篇小說《再生緣》中。

而太平天國裡出了一位女狀元的說法,最早又見於汪堃所著的《盾鼻隨聞錄》:棘闈先設女科場,女狀元稱傅善祥;堪惜揚州朱九妹,含冤六月竟飛霜。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原來,太平天國順長江而下定都南京後,建立起一整套國家制度,亟需各類人才。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商議決定,重開科舉取士,選撥賢能。為體現眾生平等思想,同時有別於明清科舉傳統,破例決定允許女子也參加科舉考試,成績優異者可以參與朝政。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天京城內讀過書的女子,大膽的都去應考。

據記載,應考當日,聲勢浩大,夫子廟貢院外禮炮齊鳴,洪秀全之妹洪宣嬌為主考官,試題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三天之後,天王府前大紅金榜貼出,南京女子傅善祥獨佔鰲頭,成為中國一千多年科舉史上首位女狀元,也是唯一的女狀元。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傅善祥,金陵人,父親叫傅槐,為清代生員。善祥幼年嫻熟文史,後雙親去世,由兄嫂撫養成人。

1853年春,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推行男營女營制度,稱男館女館。不久,洪秀全頒佈詔書,開甲取士,同時打破常規,增加"女科",要求女館中凡識字女人都去應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的。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當時,男科的主考官是東王楊秀清,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經過層層選拔,傅善祥考中鼎甲第一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狀元,也是唯一的女狀元。其後,由於戰爭,太平天國再沒開過女科。

考試結束後,楊秀清把傅善祥招進東王府,加以重用。不久,任命傅善祥為"女侍史",負責東王詔命的起草以及文獻的整理。因為精明能幹,傅善祥後來又升任"簿書",幫助東王批閱來往的文件、書札。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女狀元,有多難得?

但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太平天國通史》的茅家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關於是否開過"女科"和傅善祥其人,目前說法很多,相傳的不能說都是真的,也不能說沒有,很難講清楚,因此還需進一步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