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相对论和测不准原理

相对论是宏观物理的重要理论,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理论。这两个理论用在历史学习上也很适合。不信我给编编看。

古今中外,很多人和事没法绝对的评判是非曲直,黑白善恶。同一人和事,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实,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看到不同的事实,也会改变看法。有人被供在庙堂顶礼膜拜,有人被踩在脚下,恶语相向。而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看法。有些人认真研究史实之后,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陈炯明和另一个人。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大是大非不能不分。可能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但要以此为目标。比如秦始皇,一般说法是,他统一有功。但统一也抹杀了多样性。所谓统一,就是征服,说白就是杀戮。杀一人是犯罪,杀百千万人就成了英雄。无冤无仇,就要杀人夺地,名义就是统一。邻居觉得屋小,就仗着人多势众,冲进你家,声称要统一整个单元。秦始皇和以后的蒙元,外国的希特勒德国,大东亚共荣的日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再说相对性。人的好坏和事的好坏也不是绝对的。

一个人做了一件事,可能对甲好,却伤了乙。也可能这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最后做了一件坏事。成了恶人。或者出发点是好的,但如好心办坏事。如王莽。

也有人办了一辈子坏事,却因为后人掌握话语权,被描绘成大好人。即使有实在绕不过去的污点,也被说成是被坏人利用。

再说测不准原理。人的不确定性不亚于量子。人的心理活动别人是不知道的。也没人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想法。有的人在舞台上表演了一辈子,有人在现实生活中表演了一辈子。

本来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史实变的模糊。有的史实还会被刻意忽略或修改。就算有一定真实性的人物日记,也不能完全相信。比如蒋介石日记。作为普通人,写日记一般就是给自己看的,这时好比量子处在不被测量的状态。当蒋上升为执政的大人物,那他肯定会想到日记会被当史料,他记日记就不可能随心所欲,这时好比量子处在被测量态。

好了,现在到了小学生总结中心思想的时候了。历史本来就有两派。一派面无表情的考据史实,一派

喜怒溢于言表的激浊扬清。人人有自己的历史观,各抒己见就是了。也犯不着因为说服不了别人而着急上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