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子們寒窗苦讀的科舉之路

科舉制度的產生在隋代,此後經過唐代的日趨完善到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所謂科舉制度就是由國家設立科目,定期舉行統一考試,通過用公開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吏:的制度,又稱“開科取士”。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規定以八股文取土,專取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命題考試。所謂八股文,即每篇文都由破題、承題、起講、人手、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入個部分組成,不得增減。

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即鄉試、會試和殿試。參加考試之前,須取得“生員”或“監生”的資格。在府、州、縣學學習的為“生員”,俗稱“秀才”,在國子監學習的為“監生”。“但“生員”資格的取得必須經過縣試、府試、院試三種考試為童生試。由此可見須要通過童生考試的人員多數為守門學子,他們想出人投地在朝做官就得寒窗苦讀數十載,如果生在窮苦人家,沒有銀錢,書籍的獲取都是很有難度的,並且在古代書寫所需的筆墨紙硯都很費銀錢,所以一般家裡有讀書人的家庭生活條件大多很艱苦,家裡能供出一位秀才也算是更改門庭了。取得秀才的功名,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為秀才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即便沒有能過鄉試不能成為舉人不能做官,但是也可以回鄉教書或者可以成為掌櫃的,也能掙得銀錢以保證溫飽,社會地位也能高出平民。“監生”資格的取得由學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許,亦可通過捐納取得。看這介紹就能想象出監生人員是家庭富裕或者家裡有人做官,不用通過考試就能取得,所以在古代投胎也很重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秀才蘇局仙,字裕國,東坡後裔,生於清光緒八年,屬馬,經歷了清朝、民國、日偽統治、國民黨反動統治和解放後的新中國五個歷史時期。1991年去逝,享年110歲。

古代學子們寒窗苦讀的科舉之路


考取秀才後就要能加鄉試,通常每隔三年於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可真真是“三年一桂,名冠一榜”。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裡的范進,進學後仍然貧窮,被瞧不起,一旦中舉,親戚鄰里都去奉承他,連張鄉紳也去攀世交、送銀送屋,就因為舉人不僅取得赴會試的資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有了做官的機會,大多數舉人就是走的這條路。

古代學子們寒窗苦讀的科舉之路


會試於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考中的稱為“貢士”,俗稱“明經”,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舉行,由皇帝主考,考中者統稱為進士。明清兩朝的殿試都只考策問一場,不考八股。進士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唐代的賀知章、王維、柳公權,宋代的張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廣、楊慎,清代的翁同龢、張謇等均考取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最有名氣的就是古龍筆下的李尋歡,出身一個書香世家。李家三父子俱擅長文墨,均在科舉中高中為探花,在家鄉以老李探花(李尋歡的父親)、大李探花(李尋歡的兄長)、小李探花(李尋歡)聞名,李家的門上亦寫有“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的字樣。

古代學子們寒窗苦讀的科舉之路


二甲賜進土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稱“傳臚”。若某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稱為“連中三元”。進士榜是用黃紙寫的,故稱“金榜”,中進士為“金榜題名”。

一般說來,進士一甲三名都授瀚林院官職,二、三甲考選為庶吉士的,亦稱翰林,其他人等可授給事、御史、主事、中書、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知州、知縣等官職。

綜上所述:秀才是一種身份,舉人有當官的資格,但不一定能當官,進士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狀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邊當官了。所以在古代要想功成名就走向人生巔峰,就要寒窗苦讀科舉出仕。自古以來哪有天上掉餡餅,要想成功就得付出辛勤和汗水。

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