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良"與"恐懼"

導語:提到19世紀的俄國作家,國人總會想到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認識少之又少。一來,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長了,讀的時候舌頭會打結;二來他的作品往往跟列夫托爾斯泰的聯繫在一起發表,這樣就弱化了在我國的影響力。不過,看到《罪與罰》這個書名,很多人說,"哦,是這個作家啊"。

與列夫托爾斯泰專注於描寫貴族的生活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下層俄國社會。其實,列夫托爾斯泰也有描寫下層民眾,像《復活》,就是一個貴族男子和一個底層農家女的故事,但大多數是同過貴族階級的視角。陀思妥耶夫斯基則完全是親身經歷的,很多著作中夾雜著批判以前信奉過的認知。筆者今天介紹的《罪與罰》,是依託現實中的他參加反政府運動被捕前的經歷。有關於"掙扎"、"改良"、"救贖"。

小人物的掙扎

《罪與罰》,是一個熱血青年受某些思想的影響報復社會,經過調教後明白自己的過錯的故事。放在現在來講,這有點像2019年獅子山下的香江發生的社會性報復運動那幫學生。只不過《罪與罰》是個體,香江的是群體。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羅佳)原本是一個法律系在讀大學生,由於交不起學費被迫退學,在社會上受到無政府主義的荼毒,覺得要幹一件重要的事情,"改良"社會,於是用斧頭將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及她35歲的妹妹砍死,這起案件震驚整個俄國。擔驚受怕生活在社會上,後來經過信基督教的索尼婭點醒,主動自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與罰》

在《罪與罰》中,筆者竟然發現了魯迅筆下"孔乙己"、"祥林嫂"的影子。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祥林嫂

我們知道,"孔乙己"是一個落魄的書生,除了天天"之乎者也",什麼也不懂,成為酒館的笑柄;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孔乙己

"祥林嫂"天天抱怨自己過去的經歷,別人從同情到當笑話看。而《罪與罰》的小公務員馬爾梅拉多夫,他在酒館的時候抱怨自己自身的處境,他和被高官父親拋棄的女兒結婚,鰥夫和寡婦組成了六口之家,馬爾梅多夫自己酗酒,將錢都花光光了,馬爾梅多夫自己的女兒被迫賣淫來維持這個家。在聽馬爾梅多夫的講述中,周圍酒館的人

"兩個男孩子吃吃地笑起來"、聽到公務員憤慨"我是個畜生,天生的畜生!"老闆說"可不是嘛"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19世紀俄國城市

人性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共通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魯迅筆下的世紀之交的華夏,充斥著冷漠無情、看熱鬧、嫌事不夠大的人民;陀思妥耶夫斯基中19世紀的沙皇俄國,也是如此。羅佳扶馬爾梅多夫回家,窗外都聚集了從酒館來的湊熱鬧的人。底層人民的糾結、痛苦不輕易受到別人的同情與理解,人們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在酒館傾訴的馬爾梅多夫並沒有觸及到其他人的利益,最有利益的往來也只有酒館的老闆了。骯髒的家、穿著破舊衣服,骨瘦嶙峋的兒女、飽受肺病折磨的妻子和愧對家庭,無力改變現狀的馬爾梅多夫。尋求慰藉的馬爾梅多夫醉倒在街上,被馬踢死,說明了底層人物得不到社會關懷的苦楚。

"改良"與"救贖"

我們常常會被一種社會上的角色固化認知,像羅佳是一個輟學大學生,我們就會對號入座"社會經驗不豐富、經常亂衝亂撞",看到大學生殺人事件,我們會這樣想,"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一點怨氣都不能自己消化,以後到了社會上怎麼辦?"。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羅佳,是一個高智商青年,他有一套嚴謹的理論系統,支撐他殺死要高利貸的老太婆。

聽到有人議論"放高利貸的老太婆",說如果將她殺死,用她的錢資助社會有需要的人,而不是一個蝨蟲獨自蠶食,浪費國家資源,殺掉無用的人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但是有人慫恿議論者真正付諸實踐時,那個人膽怯了,傾聽者嘲笑他"這就是不正義的"。有相似想法羅佳,並沒有是動動嘴皮功夫,他想,這種正義的事情不如就我來做吧。"彷彿這兒真的有什麼定數和上天的指示似的"於是就有了轟動整個俄國的謀殺案。連跟索尼婭辯論的時候,也會這樣反問,

"上帝為你做了什麼?"、"自己和權力,而主要的是權力!統治一切生靈的權力,統治人類社會的權力!"很明顯,除了心中那套價值體系,羅佳已經不相信什麼了。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與罰》人物

讀到這裡,我們相信,這樣的人去改變自己的社會觀,是很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巧妙地安排了,例如羅佳逃離的現場,竟然一個人也沒有,這也為後來警官、小市民的出現鋪墊,借他人的口,說出羅佳就是殺人犯,給予他輿論的攻擊,讓這個思維縝密的人,慌了手腳。順理成章發展到羅佳和母親、妹妹斷絕關係,和

"同樣骯髒的人"索尼婭說"現在你就已經像個瘋子了;所以,我們要在一道走,走同一條路!咱們走吧!"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與罰》女主人公索尼婭

救贖,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在與警察和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發生衝突之後,羅佳最終意識到他的思想無法控制命運,也沒有人可以逃脫,之前"殺掉減少資源浪費"的想法漸漸被遺忘。我不以自己的世界觀來評判別人。我也是"這個蝨子",也是這個世界上的普通人。西伯利亞的酷刑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到羅佳,實際上打到他的是他的精神世界,空虛、沒有依靠。他直到一年後才意識到在他身後的索尼婭一直在背後默默給予。也許,殺人犯和妓女才是最合襯的吧!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與罰》主人公羅佳

與羅佳一樣矛盾體的,是妓女索尼婭。表面看她自己成為妓女,是被自己的繼母逼的。實際上,她有著基督徒的寬恕、慈愛。為父親、繼母、毫無血緣關係的弟弟妹妹,敢於犧牲自己,維持家庭的經濟。這也博得羅佳的同情,羅佳寧願和索尼婭傾訴,也不願意通其他人分享自己真實的想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這個人

說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青年經歷,可謂是充斥著"酷刑"、"監獄"的字眼。像《罪與罰》的羅佳一樣,他因為反對農奴制被抓,判處死刑。服刑當天,也成為了他一生難以忘懷的經歷。劊子手準備就緒,搖搖晃晃走上刑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經沒有了念想,審判官說到"瞄準",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竟然引來死一般的寂靜,自己沒有死,等來的是沙皇的赦令,轉為去西伯利亞復苦刑。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寒冷的西伯利亞

十多年的苦刑、兵役,磨平了他銳利的思想,西伯利亞的寒風吹跑了他的思緒。惡劣、苦難、孤獨,讓他的思想重新洗牌,經歷了十年的苦刑,他真正對熱血的"革命"恐懼,人生短短几十年,為何要用10年贖回一次熱血的衝動?他不斷反思、辯論自己一直信奉的空想社會主義,提出"根基主義",簡單來說,就是立足於國情,杜絕浮華的東西。

19世紀俄國的壓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

《罪與罰》出版自19世紀60年代,當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經步入中年。他的嗜好是賭博,曾經為了還債向屠格涅夫借錢,跟出版社簽訂合約,要是某個交稿日子更新不出來,自己就永遠和出版商斷絕合約。雖然自己被債務、生活貧困困住,但他說"只得匆忙從事,為金錢寫作,結果必然寫壞"。他寫作有個態度,認真寫起來,就會拋棄世俗一切雜念,腦海裡構思好,一瀉千里。同時,也會高要求自己,寫《罪與罰》,不滿意三四個月已經寫好的稿子,不滿意就將它們全部燒掉。

陀思妥耶夫斯基多疑敏感,喜歡跟別人爭辯。遇到不一致的世界觀,凡是喉嚨能夠發出聲音,他都以微弱的聲音嘶啞著喊出自己的觀點,言辭激烈、劍拔弩愛走極端。他將自己性格融入到小說人物中,羅佳與警官辯論的描寫可以體現。

結語:說回同時期的列夫托爾斯泰,他的小說描寫宏大,側重敘述真理、理性的陳述。像《復活》,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分分合合,最終以女方不破壞男方的社會地位作結。《安娜 卡列尼娜》偷情的雙方都沒有好下場。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側重底層人們真情實感的流露,他最厲害的地方,莫過於卓越的洞察力,將平日生活中虛無縹緲的想法整合成富有邏輯、又不影響人真情流露的東西。

有人說《罪與罰》適合當成推理小說看,筆者也很贊同這一點。羅佳去警察局和波爾菲裡-彼特羅維奇的對峙,波爾菲裡-彼特羅維奇剛開始並沒有給羅佳的自首立案,而是將他放回去,後來道出了緣由,其中運用了心理學,也是為了讓羅佳減刑,讓這個有作為的年輕人好早點開創自己的事業。這像是中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年輕時的勸告、安慰。

參考資料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