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良"与"恐惧"

导语:提到19世纪的俄国作家,国人总会想到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认识少之又少。一来,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长了,读的时候舌头会打结;二来他的作品往往跟列夫托尔斯泰的联系在一起发表,这样就弱化了在我国的影响力。不过,看到《罪与罚》这个书名,很多人说,"哦,是这个作家啊"。

与列夫托尔斯泰专注于描写贵族的生活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下层俄国社会。其实,列夫托尔斯泰也有描写下层民众,像《复活》,就是一个贵族男子和一个底层农家女的故事,但大多数是同过贵族阶级的视角。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完全是亲身经历的,很多著作中夹杂着批判以前信奉过的认知。笔者今天介绍的《罪与罚》,是依托现实中的他参加反政府运动被捕前的经历。有关于"挣扎"、"改良"、"救赎"。

小人物的挣扎

《罪与罚》,是一个热血青年受某些思想的影响报复社会,经过调教后明白自己的过错的故事。放在现在来讲,这有点像2019年狮子山下的香江发生的社会性报复运动那帮学生。只不过《罪与罚》是个体,香江的是群体。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罗佳)原本是一个法律系在读大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在社会上受到无政府主义的荼毒,觉得要干一件重要的事情,"改良"社会,于是用斧头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她35岁的妹妹砍死,这起案件震惊整个俄国。担惊受怕生活在社会上,后来经过信基督教的索尼娅点醒,主动自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与罚》

在《罪与罚》中,笔者竟然发现了鲁迅笔下"孔乙己"、"祥林嫂"的影子。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祥林嫂

我们知道,"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除了天天"之乎者也",什么也不懂,成为酒馆的笑柄;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孔乙己

"祥林嫂"天天抱怨自己过去的经历,别人从同情到当笑话看。而《罪与罚》的小公务员马尔梅拉多夫,他在酒馆的时候抱怨自己自身的处境,他和被高官父亲抛弃的女儿结婚,鳏夫和寡妇组成了六口之家,马尔梅多夫自己酗酒,将钱都花光光了,马尔梅多夫自己的女儿被迫卖淫来维持这个家。在听马尔梅多夫的讲述中,周围酒馆的人

"两个男孩子吃吃地笑起来"、听到公务员愤慨"我是个畜生,天生的畜生!"老板说"可不是嘛"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19世纪俄国城市

人性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共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鲁迅笔下的世纪之交的华夏,充斥着冷漠无情、看热闹、嫌事不够大的人民;陀思妥耶夫斯基中19世纪的沙皇俄国,也是如此。罗佳扶马尔梅多夫回家,窗外都聚集了从酒馆来的凑热闹的人。底层人民的纠结、痛苦不轻易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人们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在酒馆倾诉的马尔梅多夫并没有触及到其他人的利益,最有利益的往来也只有酒馆的老板了。肮脏的家、穿着破旧衣服,骨瘦嶙峋的儿女、饱受肺病折磨的妻子和愧对家庭,无力改变现状的马尔梅多夫。寻求慰藉的马尔梅多夫醉倒在街上,被马踢死,说明了底层人物得不到社会关怀的苦楚。

"改良"与"救赎"

我们常常会被一种社会上的角色固化认知,像罗佳是一个辍学大学生,我们就会对号入座"社会经验不丰富、经常乱冲乱撞",看到大学生杀人事件,我们会这样想,"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点怨气都不能自己消化,以后到了社会上怎么办?"。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罗佳,是一个高智商青年,他有一套严谨的理论系统,支撑他杀死要高利贷的老太婆。

听到有人议论"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说如果将她杀死,用她的钱资助社会有需要的人,而不是一个虱虫独自蚕食,浪费国家资源,杀掉无用的人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但是有人怂恿议论者真正付诸实践时,那个人胆怯了,倾听者嘲笑他"这就是不正义的"。有相似想法罗佳,并没有是动动嘴皮功夫,他想,这种正义的事情不如就我来做吧。"仿佛这儿真的有什么定数和上天的指示似的"于是就有了轰动整个俄国的谋杀案。连跟索尼娅辩论的时候,也会这样反问,

"上帝为你做了什么?"、"自己和权力,而主要的是权力!统治一切生灵的权力,统治人类社会的权力!"很明显,除了心中那套价值体系,罗佳已经不相信什么了。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与罚》人物

读到这里,我们相信,这样的人去改变自己的社会观,是很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巧妙地安排了,例如罗佳逃离的现场,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这也为后来警官、小市民的出现铺垫,借他人的口,说出罗佳就是杀人犯,给予他舆论的攻击,让这个思维缜密的人,慌了手脚。顺理成章发展到罗佳和母亲、妹妹断绝关系,和

"同样肮脏的人"索尼娅说"现在你就已经像个疯子了;所以,我们要在一道走,走同一条路!咱们走吧!"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与罚》女主人公索尼娅

救赎,总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在与警察和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发生冲突之后,罗佳最终意识到他的思想无法控制命运,也没有人可以逃脱,之前"杀掉减少资源浪费"的想法渐渐被遗忘。我不以自己的世界观来评判别人。我也是"这个虱子",也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西伯利亚的酷刑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罗佳,实际上打到他的是他的精神世界,空虚、没有依靠。他直到一年后才意识到在他身后的索尼娅一直在背后默默给予。也许,杀人犯和妓女才是最合衬的吧!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与罚》主人公罗佳

与罗佳一样矛盾体的,是妓女索尼娅。表面看她自己成为妓女,是被自己的继母逼的。实际上,她有着基督徒的宽恕、慈爱。为父亲、继母、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敢于牺牲自己,维持家庭的经济。这也博得罗佳的同情,罗佳宁愿和索尼娅倾诉,也不愿意通其他人分享自己真实的想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人

说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青年经历,可谓是充斥着"酷刑"、"监狱"的字眼。像《罪与罚》的罗佳一样,他因为反对农奴制被抓,判处死刑。服刑当天,也成为了他一生难以忘怀的经历。刽子手准备就绪,摇摇晃晃走上刑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没有了念想,审判官说到"瞄准",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竟然引来死一般的寂静,自己没有死,等来的是沙皇的赦令,转为去西伯利亚复苦刑。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寒冷的西伯利亚

十多年的苦刑、兵役,磨平了他锐利的思想,西伯利亚的寒风吹跑了他的思绪。恶劣、苦难、孤独,让他的思想重新洗牌,经历了十年的苦刑,他真正对热血的"革命"恐惧,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何要用10年赎回一次热血的冲动?他不断反思、辩论自己一直信奉的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根基主义",简单来说,就是立足于国情,杜绝浮华的东西。

19世纪俄国的压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

《罪与罚》出版自19世纪60年代,当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步入中年。他的嗜好是赌博,曾经为了还债向屠格涅夫借钱,跟出版社签订合约,要是某个交稿日子更新不出来,自己就永远和出版商断绝合约。虽然自己被债务、生活贫困困住,但他说"只得匆忙从事,为金钱写作,结果必然写坏"。他写作有个态度,认真写起来,就会抛弃世俗一切杂念,脑海里构思好,一泻千里。同时,也会高要求自己,写《罪与罚》,不满意三四个月已经写好的稿子,不满意就将它们全部烧掉。

陀思妥耶夫斯基多疑敏感,喜欢跟别人争辩。遇到不一致的世界观,凡是喉咙能够发出声音,他都以微弱的声音嘶哑着喊出自己的观点,言辞激烈、剑拔弩爱走极端。他将自己性格融入到小说人物中,罗佳与警官辩论的描写可以体现。

结语:说回同时期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描写宏大,侧重叙述真理、理性的陈述。像《复活》,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分分合合,最终以女方不破坏男方的社会地位作结。《安娜 卡列尼娜》偷情的双方都没有好下场。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侧重底层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他最厉害的地方,莫过于卓越的洞察力,将平日生活中虚无缥缈的想法整合成富有逻辑、又不影响人真情流露的东西。

有人说《罪与罚》适合当成推理小说看,笔者也很赞同这一点。罗佳去警察局和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的对峙,波尔菲里-彼特罗维奇刚开始并没有给罗佳的自首立案,而是将他放回去,后来道出了缘由,其中运用了心理学,也是为了让罗佳减刑,让这个有作为的年轻人好早点开创自己的事业。这像是中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年轻时的劝告、安慰。

参考资料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