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在2021年第一场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有同学拿来自己的简历来做“诊断”。刘老师发现有不少同学的简历上没写求职意向,或者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不匹配,今天咱们就聊聊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的事吧。

不写求职意向的原因

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现场与同学们沟通不写求职意向的原因,有的是没想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也有的是想得太多希望自己的简历不写求职简历就可以是适合任何行业、任何单位、任何岗位的通用版。

迷失的求职意向

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关于没想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在现在应该迅速解决,不能再拖延一点时间了。其实这个问题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范畴,本应该在求职行动开始前就已经解决了。退一步讲,就算前期没有解决,那在求职的初期进行一段目标模糊的“跟跑”后就应该逐渐找准自己的“赛道”。求职,大家的起点不一样;就业,大家的终点有不同。一段目标模糊的“跟跑”那是在热身,一直目标模糊的“跟跑”那是不走心。

贪心的通用版本

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还有一些同学在简历上不写求职意向那就是煞费苦心的故意了。他们认为,参加组团或者大型招聘会时,自己如果把简历上的求职意向写定了,很有可能会限制了自己的现场的“海投”,所以干脆不写求职意向,以为这样简历无论投到哪位HR老师手里,即使少了点私人订制的赤诚,但至少也没有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撕裂。

这种“贪心”的简历比较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类是彻底的通用,一类是伪装的通用。对于彻底的通用版简历,这类同学会把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奖等内容统统来个大锅烩,不求重点突出,但求覆盖全面。反正我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了,至于能不能慧眼识珠就看HR老师的本事了。对于这种情况刘老师个人觉得风险很大,如果HR老师收到的简历不多,或者HR老师有十分充足的时间,那你真有可能会获得进一步面试的机会。但要是简历多且质量普遍很高呢,你就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全面”淹没了“高点”。对于伪装的通用版,简历上虽然没有明确写上求职意向,但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奖等内容的指向相对聚焦,HR老师比较容易看清你的求职目标,对这类简历可能还好一点,因为专业的HR老师很有可能因为你的“重点突出”而忽略了你目标不明的小瑕疵。

关键的相互匹配

观点|简历内容和求职意向需要匹配

自己不写求职意向简历就一定不会被HR老师选中吗?不一定。但刘老师个人认为在求职的过程中,咱们应该尽可能换位思考多为HR老师考虑,减少HR老师筛选简历的麻烦,提高自己的应聘成功率。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大家推演一下HR老师筛选简历的过程:打开你的简历首先对你的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就可以检索你的求职意向在单位的招聘需求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就完成了第一个匹配;然后就对着你的简历寻找你的能力素养和经历奖励与招聘需求的对应点,这是就完成了第二个匹配;如果在此基础上,你能再来上点锦上添花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那就完成了第三个匹配。

在对简历的阅读感受上,你要能给HR老师“你懂”单位需求的感受;在求职简历与招聘简章的供需匹配上,你要能给HR老师“选你”的充分理由。

求职意向,统领简历内容;

简历内容,支撑求职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