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採空區輸電杆塔加上“雙保險”

“就像我們平端著一碗水,無論手臂怎樣搖晃,碗裡的水平面都能保持平穩。”4月20日,國網晉城供電公司運檢部輸電運檢技術專責宰紅斌,在該公司創新成果展廳內,指著“輸電線路採空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裝置”模型,為記者打比喻。

採空區地基的沉陷、傾斜,是危害輸電杆塔的嚴重災害。宰紅斌說:“一有這樣的情況,必須停電檢修,校正杆塔。否則就可能拉斷電線,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何徹底解決採空區杆塔穩固牢靠的問題,經過長達9年的科研攻關,宰紅斌終於和他的團隊啃下了這根“硬骨頭”,去年進入調試完善階段。今年3月,該技術在珏田線採空區進行應用。此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會,對宰紅斌團隊完成的《輸電線路採空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裝置》給出結論:“該項目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導地線張力自適應調整裝置,杆塔自適應基礎自適應調整裝置等達到了國際領先。”

“‘輸電線路採空區地質災害防治裝置’是一項自動快速防治採空區輸電線路形變災害的新技術,包括自適應調整基礎和不平衡張力自動釋放裝置。”宰紅斌向記者介紹經他本人研發的這套系統裝置:自適應調整基礎採用懸浮和平衡的原理來實現的,打比方時說的“碗”就相當於該發明的自身調整基礎的框型底板,在其上面鋪設的鵝卵石和沙子墊層,相當於替代了“水”的流動性,當地基沉降發生時,利用鵝卵石和沙子流動,形成相對水平的支撐面,保持基礎不發生傾斜。此外,在杆塔頂部設有不平衡張力自動釋放裝置,它採用軌道移動技術,將採空區杆塔傾斜造成的不平衡張力在軌道內自動釋放,從而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為採空區輸電杆塔加上“雙保險”。

研發該技術的宰紅斌,是晉城供電公司高壓輸電線路上的一名“赤腳醫生”,巡線、登塔、檢修、維護30年。他堅持從實踐中創新,革新發明40多項電力工器具,獲得72項授權專利和17項省部級獎勵,其中40多項發明已在山西省電力公司和晉城供電公司推廣應用,創造經濟效益年均3000多萬元。在全國推廣應用輸電線路採空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裝置,潛藏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971年出生的宰紅斌,18歲參軍入伍,退伍後成為一名輸電人。面對新的崗位與專業,感到知識短缺,盼望有機會學習深造。2006年,山西省電力公司選拔基層輸電專業人員到三峽大學脫產學習,宰紅斌從眾多推薦者中被選中,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宰紅斌2007年申請的第一個國家專利“接地引下線的連接螺栓”榮獲華北電網科技成果獎。2012年,晉城供電公司啟動全員創新實踐活動,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組成了創新團隊。宰紅斌獲得2018年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1月28日,宰紅斌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第五屆全國職工技術成果獎勵大會。從技術工人到“國網工匠”,宰紅斌創新不斷。眼下,晉城供電公司正在將“輸電線路採空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裝置”推向產業化,讓他們的技術和系列產品走向全國。

本報記者 杜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