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紫色的小花唤醒春天 | 丹曾文化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号danzengwenhua11选用分享作品的作者,我们将随机赠送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中的一本。


一朵紫色的小花唤醒春天 | 丹曾文化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你是否看到了春的蓬勃生机?

丹曾文化推出胡志红教授解读的生态文学名著系列后,反响热烈。春天如约而至,给我们盼望的一切,一草一木、一蔬一饭。在这个春天,你想对它说什么?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散文,一张图片。

我们已做好准备,等你讲,我们听。


一朵紫色的小花唤醒春天 文/丹曾文化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

春分日过,白昼成为天空中的主角儿。几座高楼缝隙间的那角天空,变得越来越蓝。天气变暖,疫情防控形势一片向好,楼下走路的人也多了起来。我加入了这个队伍,让居家办公的腿脚,踏踏实实地踩踩大地。小朋友在小区的花园中奔跑,午后晴空的太阳,懒懒地照在身上。无意间,我看到了路边的一丛小紫花。它格外耀眼,似乎在打招呼说春天来了。空气中混合着多种花的气息,口罩并未将这股蜜甜般的花香阻隔,这丝丝缕缕的自然之香沁人心脾,春天,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来到了我的身旁。

小小的、紫色的花倔强地开放着,星星点点的阳光,在枝条的缝隙中透过来。抬头向上望去是杏花,杏花上面辛勤的蜜蜂来工作了;杏花下面,在紫色的小花旁便是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有好心人给它们特意撒了小米,它们在兴奋地争抢。这些亲切的画面把我的记忆拉回家乡。

小时候,天气暖了,来到菜园子,看到这个小小的紫花,很开心。经过严寒的冬日,它是最早捎来春天讯息的,是春天的第一朵希望之花。它盛开后,在菜园子里就是男女老少忙碌的身影,春菜自冬雪初融的土壤中长出,惊蛰一过,小雨为土地涂抹着颜色,把绿叶和土地混合的清香带去远方。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悠闲的时候会与家人坐在院子里,望向北面的山坡,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杏花朵朵开。散落在山上各个角落的山石与黑大的树枝簇拥着,杏树上开出粉嫩的花朵。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甜而不腻。望向南面的山坡,便是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在这里到了雨季将生长出好吃的松蘑。山下,那条儿时与小伙伴夏季嬉戏的小溪潺潺流过。水流与石头碰撞出美妙的音乐。虽然说水至清则无鱼,而这条小溪确是水清而有鱼。我们常常拿着洗脸盆或将小手放到水里去捞鱼。还能看到鸭子与鹅在水中的翩翩起舞。这条不大的溪流,滋养着我们的菜园子,浸润着我的童年。

耳畔听到了麻雀、喜鹊的歌唱,尤其记得清楚的是麻雀的声音。正是那个时候,我隐约觉得,鸟儿在春、夏、秋、冬歌唱的音律皆不同。我似乎能从声音中感受到它的寒冷与温暖、饥饿与幸福。远方,能看到高高的白杨树上黑色的鸟窝,那是喜鹊的家,也是喜讯传来的地方。

漫山花朵,辛勤耕作的田园牧歌图,仿佛就在眼前。

我已经记不得错失了多少个故乡的春天了。山上的杏树似乎越来越少,河里的鱼儿也越来越少。干旱像个消音器,吞噬了溪水的歌声。今年的春天如此特殊,我更深深地明白: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希望这些美好不要成为你我的记忆,而是让我们与这幅山水美景同在。请不要辜负自然赐予我们一年四季不一样的色彩。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关注公众号:danzengwenhua即可阅读由胡志红教授解读的《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