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稳妥推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近期,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进展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等工作,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数字货币稳妥推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通俗地讲,就是人民币的电子版,在地位上和纸币是完全一样的。数字人民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具有法偿性,央行的数字货币币值稳定。当下,纸币流通的确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仅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都要耗费巨大投入,且在流通中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防伪等;现有的货币一旦进入了流通,就很难进行追踪,使得央行难以针对性地去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及时对货币的流通状况进行调节,只能进行总量控制,很难让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建立更加明确的关系。而数字人民币不仅发行成本低,且交易更便捷。不仅可以减少银行账户的限制,更是在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安全性、保密性和稳定性的提升。


数字货币稳妥推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当然,数字人民币在国内推广并不难,因为用户的电子支付习惯已被在线支付培养起来了。第三方支付的强大在于其便捷地将银行账户与场景连接在一起,而银行补短板,主要是要补场景的短板。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很可能重塑现有的移动支付市场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人民币将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结算高度依赖美国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高度依赖便存在一定风险及高收费、低效率等缺陷。人民币国际化须满足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有一定比重,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等条件。使用数字人民币将有可能极大地提高跨境结算速度,其安全性也会比传统跨境结算高很多。不过,要进入国际市场,数字人民币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比重,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