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比較深,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上個世紀90年代,大概是5個人養1個人,到2018年底已經下降到2.66養1個人。撫養比下降意味著交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如果持續下去,不採取積極應對措施,會對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壓力和挑戰。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對於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髮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深瞭解: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一是通過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大家知道,4月10號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這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於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我理解,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不僅增強了企業活力,還有利於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改善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一項意義非常重大、影響非常深遠的戰略性安排。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二是通過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當前企業養老保險的運行總體是平穩的,基金當期收大於支,滾存結餘不斷增加。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客觀地說,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不僅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不統一,基金結餘差異也非常大。我的體會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結構性矛盾問題是養老保險運行的主要矛盾。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三是不斷增加戰略儲備基金,今後還將繼續做大做強。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家就建立了戰略儲備基金,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後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四是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作出了資金安排。

5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這幾大調整,是好消息還是不好呢?

五是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採取綜合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同時不斷加強制度的自身建設,使制度內在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健全。

大家對於養老金調整是怎麼看的呢?這次調整不僅為企業減輕了負擔,也讓我們廣大群眾養老得到進一步的保障,雖然現在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但國家發展強大,對於人們的保障是沒有問題,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到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