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瀾滄縣勐朗鎮娜登社區是全縣四個城鎮化集中安置點之一,安置點佔地面積150.56畝(其中:項目建設用地61.87畝,產業發展預留地88.69畝),於2019年5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娜登社區建築總面積43381.95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共有23棟39個單位,安置搬遷戶633戶2399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66戶1756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瀾滄縣委縣政府緊扣“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目標,精密調度、精準識別、精心規劃、精細實施,如期順利完成搬遷任務。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尊重群眾意願,做實摸底工作

精準識別搬遷人口是整個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瀾滄縣堅持標準與程序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充分發揮鄉鎮包聯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等幹部力量,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為基礎,根據“先定地域後定人”的原則,逐村逐戶逐人對全縣17個鄉鎮93個村的所有搬遷戶進行了開展入戶摸底、意願調查工作,精準識別有搬遷意願和安置意願的貧困人口。

同時大力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引導群眾克服“親情難捨,故土難離”的情結。通過對全縣符合易地扶貧搬遷“六類”區域人口普查篩選之後,最終確定由謙六、東河、發展河、富邦、富東、南嶺、竹塘、木戛、東回等9個鄉(鎮)的48個遷出點整體搬遷633戶2399人。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科學規劃選址,精心組織實施

“搬到哪裡去”是搬遷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搬遷後能否實現脫貧的關鍵。瀾滄縣委政府通過充分的調研之後,決定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相繼出臺了《瀾滄縣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瀾滄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三年工作方案》《瀾滄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把安置點規劃納入城市規劃內容,作為城鎮化帶動的突破口,用易地扶貧搬遷助推城鎮化建設。

為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縣委政府在多方考量之後,選取了緊鄰普洱職業分中心、瀾滄縣第二民族中學建設項目,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作為勐朗鎮佛房社區中心集鎮安置點,統籌規劃建設選址、戶型設計、產業佈局和就業保障。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在房屋設計方面,注重因地制宜,尊重群眾意願,以4—6層剪力牆結構房屋為建築結構形式,設計10種戶型,滿足家庭人口在1—9人的住房需求,並統一完善廚房、衛生間和簡單裝修,可實現“拎包入住”。

嚴格控制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按照建檔立卡戶自籌10000元剩餘全由政府補貼,同步搬遷戶補助40000元剩餘按照一平方米2000元自費的方式進行購房,保證貧困戶搬得出,不負債。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為確保佛房社區中心集鎮安置點安置房能順利完成分配及搬遷入住,保障和解決搬遷居民到新生活地點的生活問題,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下發《瀾滄縣佛房社區中心集鎮安置點易地扶貧搬遷方案》,專門成立搬遷工作領導小組,並增設安置辦公室、基層組織建設組、住房分配及物業管理組、就業產業服務指導組、社會事業發展組、搬遷服務組、工程項目管理組、信訪維穩組在內的8個工作小組,確保搬遷工作順利進行。

瀾滄縣勐朗鎮佛房社區中心集鎮安置點(娜登社區)項目於2018年7月開工建設,2019年4月30日633戶搬遷戶完成抽房工作,2019年5月全部搬遷入住。

完善後續保障,確保生活舒心

為解決部分搬遷戶不適應新環境等實際問題,及時從搬出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娜登社區安置辦公室,駐點開展搬遷戶入住後續保障工作,教體、衛健、民政等部門積極履行職能,為搬遷戶穩定入住提供堅強保障。

教體部門按就近入學的原則為190名社區搬遷戶子女安排了九年義務教育就讀學校;衛健部門在社區設立臨時醫療點,由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輪留派醫務人員駐點上班,方便安置點搬遷群眾就近就醫;民政部門及時核實社區搬遷戶信息,為179戶554人符合享受農村低保的搬遷戶辦理了低保。同時,積極完善社區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現“五化五通”,即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通水、通電、通公路、通電視、通網絡,搬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強化組織聯動,激發內生動力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及時在娜登社區成立黨支部,採取“上級委派+鄉鎮推選+屬地配套”的辦法,選派精兵強將組成黨支部班子,推動娜登社區基層組織籌建和搬遷後續服務保障工作。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帶群建”的優勢,及時組建社區工青婦等組織,共同籌建支委會、居委會、監委會等機構,推動形成黨建帶群團、三委共治理的局面。

群團組織紛紛發揮作用,先後在社區開展了慰問活動、農民工引導性培訓、生活技能培訓和環境衛生整治等系列活動,引導搬遷戶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增強主人翁意識,轉變觀念儘快融入新環境,讓搬遷群眾在新家安心紮根。創新樓棟長制度,從每棟樓中推選出熟悉情況、公道正派、熱心服務的居民為樓棟長,通過居民自管的方式,實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自我提升”。

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勐朗鎮娜登社區城鎮化安置新模式

搭建就業平臺,實現穩定脫貧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為避免搬遷戶出現“住著新房子、過著苦日子”的現象。

一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針對16至45週歲的人群開展外出務工常識、勞動維權、自身安全保護等引導性培訓,確保其掌握1門以上技能,培訓搬遷群眾2200餘人次,舉辦職業技能培訓10期800餘人次。

二是拓寬搬遷勞動力就業渠道。定期在娜登社區舉辦專場招聘會,為搬遷勞動力提供縣內外各類企業的就業崗位,截止目前,共舉辦專場招聘會5場,提供崗位信息7500個,發放宣傳材料10000餘份。引進普洱御椿庭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和瀾滄吉晨人力資源公司在娜登社區設立服務點,為搬遷勞動力提供崗位推薦和就業諮詢。

三是扶持自主創業促進就業。針對有自主創業想法的群眾,及時聯繫創業導師進行創業知識講解,鼓勵其自主創業。通過實施就業幫扶措施,實現就業946人,其中,縣內務工728(含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218人),主要從事餐飲服務、搬運等工作;市外省內務工155人,主要在景洪勐海縣、打洛等地務工,主要從事建築、餐飲、服務業等;省外就業32人,主要在浙江、廣東、廣西等地務工,主要從事加工、建築、餐飲、服務業等;境外務工14人,主要從事礦業、修路、服務業等。實現自主創業16戶17人,經營商鋪、運輸、飲食業等。

四是引導就近就業。開發利用原有工棚建設集貿市場,提供攤位16間50個;組建“扶貧車間”1個,引進昌皓茶葉有限公司進行茶葉加工,就近就地吸收就業50—60人,實現工資人均月收入達2500—5000元,確保搬遷群眾實現“徹底搬遷、能脫貧致富”目標。

文:李燕 瀾滄縣脫貧攻堅宣傳信息組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