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隔断时间复盘自己的成长,你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什么,没有丢失什么。而一直没有丢失且坚持的东西,大概就是你热爱的东西。

我,小小sha, 毕业三年,从一个动物医学生转型做HR,3年后又成功转型做可视化自由职业,经常会有人问我:

小小sha,你是怎么从职场转身到自由职业的;你是怎么做到三年两跨界从动物医学到人力资源到可视化的;你是怎么构建自己的影响力让别人知道你的。

借着在北京和与同频的导图+卡片训练营小伙伴见面的机会,我花了3个小时,复盘了这几年的经历,还原了自己的成长路径。细细说起来,大概可以说好几万字,我抽丝剥茧的提炼了10句最想说的话分享给大家,这10句话从三条线出发:动物医学,人力,知识笔记。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我想分享的10句话: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1、你永远有选择的机会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看似三年两跨界,其实背后跨越了8年的努力。故事从2011年读大一的是时候说起。

从小数学成绩好的我,在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所有的专业都只填会计,好像就认定了一定要和“数字”打交道。(当时就觉得数学好,学会计不会错)

但是有时候你越执着,好像就越达不到,所以,固执的填一个志愿的结果是:我被大学调剂到了动物医学,而且要读5年。动物医学虽然是当时学校的特色专业,但是其实是个冷门专业,我们大多数人是被调剂。

那么,如果被安排,我们该怎么办?「那就这样吧,听从被安排」,还是「寻找突破口,积极破局」,我选择了后者。

我是如何寻找突破口的:

大一的时候,我以文字记者的身份,参加校园招聘会,对话HR 经理:如果不喜欢本专业,怎么办?可以怎么实现转型?

其实在提问的某个瞬间,我的脑海里有了答案,我发现每个行业都需要会计,人力,销售这种职能岗,如果毕业后能转型做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职能岗,那么我是有优势的呢!所以做生物行业的HR的想法开始在脑海里萌生。

我开始慢慢的围绕这个想法探索,同时慢慢接触当时学校的一个职业发展联盟,并尝试担任人力专员岗位尝试了解一些人力相关的工作,再后来参加学院的模拟面试,我发现,我对人力的培训和招聘岗位渐渐的产生了喜欢。

所以,大一的时候,在生物行业做一名HR 成为当时的职业目标。在大二的时候,我又参加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认真认真的规划了自己3-5年的规划,当时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规划要跨专业就业的参赛者,但是最后获得了二等奖。

大学后来的几年,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努力着,学人力资源双学位,找实习,毕业后的第2年,如愿以偿,成为生物行业龙头公司的一名HR 。

记住:被安排,不是顺从,记得你永远有选择的机会,你一定可以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解决问题。

2、每一次都全力以赴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在每一次做了决策后,我都会全力以赴,因为只有努力过,才不遗憾。在大一大二脑海里萌生了要做HR的想法后,在动物医学和人力的双条路上全力奔赴前行着,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全力以赴着。

  • 动物医学的全力以赴

如果毕业后从事动物医学相关工作,那么科研是比较好的路径,但是我喜欢科研么?大一的暑假我把自己留在实验室20多天,每天呆在实验室做实验,感受了每天呆实验室的生活,我发现并不喜欢每天等实验结果的日子,于是科研的工作基本上在心里就排到了比较后的位置。

大二停止很多社团活动,担任学习委员,每天上课做第一排,每天晚上扎实上自习,在自习室待到晚上10点,大二的综合分排列班级第一,也顺利成为国家奖学金的候选人。虽然最后落选,但是当自己扎扎实实的把学科知识学一遍之后,让自己沉浸去后,我又进一步了解了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大概就是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因为了解更多,所以决策更谨慎。

  • 人力资源的全力以赴

当确定要选择双学位的时候,很多人真的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第二学位」,或者让自己多一个文凭,重视程度并不高。而我的目标很明确,我未来就是要做这个的。我必须扎实的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让自己具备竞争力。

于是从大二下到大四,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天踩着自行车去另一所学校上课的场景历历在目,沉浸在另一个学科知识里把学习当做休息不亦乐乎,从不轻易缺勤。

在动物医学的学科知识里和人力资源的学科知识里,尽情的徜徉一番之后,发现内心慢慢的开始偏向人力资源,于是原来生物行业的HR规划的想法,也慢慢的越来越坚定。

  • 文字记者的全力以赴

大二的时候当了学院的文字记者,对于这个兴趣爱好,我也是全力以赴着,隐约记得,每次团长发任务的时候,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接任务。

我总是最积极主动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考虑写。积累的数量多,上校级新闻网的可能性也越大,而你不写,可能性就越小。后来,和校级的一些活动联系也慢慢的有了我的身影。

生活就是这样啊,任何事情,只有要可能性,只要你想做,就去做,如果只想不做,结果就等于0。

如果你确定了目标,就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因为在做的过程中,你可以快速的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经历一遍,把困难的经历了之后再做选择,如果喜欢就坚持,如果不对,果断转身,向另一座高峰出发,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份全力以赴,与转身离开的勇气。

在从人力资源转向可视化的这个过程中,我也是这样,当自己达到做生物行业的目标之后,发现这座山峰的风景不是自己所想,在自己体力还很充足的情况下,果断转身,攀登另一座山峰。而之前爬的山,走的路绝不会白走,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需要怎么克服,也积累了一套登山技巧。

3、如果你想做,想清楚为什么做?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当你想清楚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的时候,就算失败,也不会放弃。

刚进大学的时候,好多社群招新,我当时锁定了几个自己喜欢的,文字、摄影、播音,舞蹈相关的社团,这些都是兴趣,但是学好了也可以是职场上的技能,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文字,我从高中开始记日记,高中的时候,写了3个日记本,也细化看书,做书摘,所以文字功底在高中的时候慢慢得到训练。

大一的时候,为了培养兴趣爱好成为技能,最开始的时候我申请了几个校级的社团,一下子面试了7个社团,都失败了,但是自己也并没有放弃,校级不行,就学院的,最后成功应聘学院的文字记者。

大学加入学校艺术团的时候,因为自己一直喜欢舞蹈,想通过训练提升气质,享受在舞台的感觉,所以觉得一定要上舞蹈台参加演出一次。

在面试的时候,第二面即兴舞蹈没通过,自己厚着脸皮给团长发微信,后来,获得了一次新的机会,最后被录用。于是大学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好多晚上和早上也在练功房挥汗如雨,也有了几次登台演出的机会。这份经验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形体训练带来的气质提升是潜移默化的。

在大四的时候,为了毕业后顺利找到人力资源的工作,我在网上找了很多人力资源相关的实习,申请了很多,但是并不理想,毕竟人力资源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个双学位。尽管网申失败了很多次,因为认定了要有人力实习,于是自己一个人跑到上海去面试,当时面试了几家猎头公司,拿到了几个offer,最后在一家猎头公司实习了4个月。

而那份经历为我从酒店行业的培训岗跳槽到生物行业龙头公司的招聘岗提供了很多帮助。

你看,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想清楚为什么做的时候,你就不会害怕失败,因为原动力足够坚硬,可以支撑我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而且越挫越勇的想法会在心底发芽,重新让你看到希望,让你坚持下去。

4、把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从小就觉得自己特别正能量,特别爱学习,兴趣爱好就是阅读写作、摄影旅行。所以毕业后,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做一切形式的学习笔记就占据了我工作之外的90%的时间。我的笔记形式,基本经历了从文字到手绘导图,从手绘到幕布,从幕布到导图,再从导图到知识卡片的迭代。

我的工作是HR,在刚毕业那年,为了继续补充我的专业知识,我会参加各种HR相关的线下活动,看很多HR相关的书和公众号,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干货的公众号:高绩效HR,于是我看到自己需要的干货文章,就想着把它制作成学习笔记。

同时我也在学习其他的东西,参加Spenser老师和彭小六老师的训练营,把学习的东西,写成一篇一篇的笔记,自己画成思维导图,发到朋友圈。

很多微不足道的行动积累起来,总会被人看到和关注。当时我在一家酒店集团的分公司,被集团的HR总监注意到,相中了我的知识整理能力,于是在分店工作的时候,我慢慢参与集团的一些HR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而在工作半年后,顺利从分店调到集团总部,负责分店HR的培训工作,并从0到1建立了一套线上的HR微课培训体系。

回顾这段经历时,特别感谢当时的店总和集团的领导发现我挖掘我,并把我放在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我潜能的位置,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

在第二次跳槽,从酒店集团跳槽到生物行业龙头公司,从培训岗调到招聘岗的时候,文字功底、导图训练出的逻辑结构思维也帮了我大忙。自己经营的公众号,承载了很多导图笔记,HR笔记,读书笔记,也成为了我的加分项。因为不管是个人,还是部门,很多工作需要呈现,管理,放大。

从酒店行业的培训岗位跳槽到生物行业招聘岗位,最后顺利录用,如愿完成大二的规划,成为生物行业的龙头公司的一名HR,算是比较圆满的实现了大学的目标。

所以,如果可以,尽量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结合之后的效应是叠加的,而当你把兴趣和工作分开来,那么你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割裂的,最后的结果没有叠加效应,你的积累就会比较慢。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找到和工作的结合点,让他成为你专业的放大器,很重要。

这几年,文字、导图、卡片就是我的放大器,以至于我最后能全力以赴地奔赴这座山头,享受爬山的辛苦,也享受爬到山头的乐趣。

5、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有人说,

你学了动物医学,毕业后做人力,那动物医5年不是白读了?你做了两年人力,又转型做可视化了,那么人力不是白做了?

所有走过的路都算数,你曾经学过的东西,总会在其后的人生发挥作用。从酒店行业跨到生物行业,动物医学专业帮了我大忙;今年做导图卡片的自由职业,带线上团队,深刻的感触,原来的HR专业和经验,潜移默化的发挥着作用,以至于我总是生出这样的感触,真庆幸自己有这两年扎扎实实的HR经验啊。

我们大多数人,舍不得过去的沉默成本,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总是处于想做又不做,想走又不走之间,于是任时间辗转,自己还在那里,一动不动。

但是我想说,生活没有好与不好,自我状态好,就是真的好,在每一个你不安分的时候,不如深思熟路的好好思考做一次决策,做好决策后,马上心动,快速试错,未来的路还很长,你还有很多可以创造的东西,总不能因为过往而勉强自己过未来的生活。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2018年终总结图

在转型要做自由职业者的时候,我做了两件事情:

1、用一个模型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方向2、跟着易仁永澄老师的目标管理新人版做了一个到80岁的规划

当你迷茫的时候,记得在“你有什么?”“别人需要什么?”“你做不做得到?”这三个问题中找交集。当时我的思考是

我有什么?HR、思维导图、知识卡片、摄影别人需要什么?有很多人想要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的教程、课程我做不做得到?做得到,马上可以做,有人帮忙做

当时的模型分析中,我匹配到的职业是:技能培训师,而对应我可以做什么时候,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的技能培训最是吻合。80岁的人生规划中,2019年这一年的规划是:开发自己的知识卡片课程,学PS和英语。

现在知识卡片的课程已经是超前完成,导图+卡片的实战营已经举办三期,每一期人数都呈增长趋势,第4期也在招募中。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6、持续思考: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不管在哪一个时间段,我们都需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就是同样学动物医学的,你有没有另一项很厉害,别人是不容易学会的;而且这一项对于你来说,是有加持叠加放大作用的。

在大学的时候,会写作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班级有什么需要写作的,就会找到我,我自然就有了很多表现得机会。

第一份工作,会写字会画图是我的核心竞争力,这项能力被看到,于是被引荐到集团总部,又有了很多被发现的可能性。

不要害怕自己多一个技能,就多一件事。也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技能,不要害怕自己多干活,多给自己挖点“坑”,“坑”跳多了,自己自然就成长了。

所以,我享受着自己给自己挖坑又填坑的过程,我也不断的给身边人挖“坑”,提出新要求,于是有人说:爱跳“坑”的人啊,感染着一群人填“坑”。这种状态也是极好。

7、坚持做一件事,时间是最好的护城河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你可以回顾下这几年,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你一直坚持的,如果是自己坚持的,那么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你喜欢的,热爱的。

从动物医学,人力资源,写文字这几件事情来看,写文字做输出方向的事情是我一直坚持的。

文字只是一种抒发、表达的方式,从高中开始记日记,大学后自然保持这样的爱好,并把爱好发挥到实际用途来写活动稿、新闻稿;毕业之后,也不放弃从小培养的技能习惯,总是信仰着,持续做一件事,慢慢做,做出色。

2016年9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笔记侠,申请为笔记达人后,1年半的时间,从笔记达人到笔记侠思维导图分舵成员,到笔记侠知识卡片分舵主,2018年,担任笔记侠线上课程卡知识卡片制作人,负责卫哲商业课程46讲,老光精准表达课25讲,冯卫东升级定位课24讲、陈鸣写作课28讲课程卡片的制作;同时2018年成为知识卡片分舵主,2019年3月笔记侠知识卡片专栏上线,全网阅读量截至目前超60W,专栏深受用户好评。

因此,特别感谢笔记侠,成为爱学习爱文字的我一个可以持续赋能放大自己价值的地方。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从文字笔记到导图笔记、导图笔记到卡片笔记,最后到导图+卡片高效学习创作法的综合应用,毕业后这三年对知识整理呈现的探索,渐渐的就真的构成一座护城河来,打开了我的N多种可能性。

三年前,刚入职场的时候,心里想着,按照既定的规划走着,终极目标就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吧,而三年后,内心里当时埋下的某个关于要做自由职业者的种子发了芽,今年自己开发导图+知识卡片课程,举办训练营3期,被出版社约书两本,这也算是过去三年的持续做一件事情的结果。

经历时间浸润的东西,经过时间积累的东西,总是弥足珍贵,找到一样东西,自己一直在慢慢呵护与培养,它总会放大成熟生出果子来。

8、持续构建作品的影响力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我常常感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太多的可能性,我们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是我知道你认识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超级个体,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有被放大的机会。

前提是你要想变得优秀,你要分享,让别人知道你。而如何让别人相信你优秀呢?就是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可以是你的专业成绩、职场荣誉,也可以是扎扎实实的手艺作品。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导图+卡片是我的手艺作品,同时也是我专业的放大器,是我与世界的对话方式,代表着语言、文字和画,在这三年,我一直通过作品创新来持续打造自己的影响力。我相信:

  1. 在数量上保持稳定的输出,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2. 聚焦于某一个方向,某一个平台,慢慢深耕,美好就会不期而遇;
  3. 保持思索创新,每次有一张与别人不同的作品出来,影响力就可以往外拓展了一点点;
  4. 敢于发声,本着分享好内容,接受反馈的心态分享;不要怕被评论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洋葱阅读法》知识地图

所以自己一直带着舒服的状态,自己学习,自己创作,同时将这份记笔记的收获、喜悦、成果分享给他们,就是最好的状态。

9、当别人说好看的时候我在思考底层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经常会有小伙伴问,你的图好好看啊,是怎么做的,要花多少时间,好看的背后往往是强大的底层逻辑。

去年下半年,陆续有很多小伙伴咨询什么时候有课程,但底层还不够牢靠的时候,技能的教学往往不能支撑很久,所以自己一直在萃取自己作图过程中逻辑结构的心法,让可持续迁移的东西更稳定些。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透过结构看世界》局部逻辑导图

而正是每次都保持着这种往底层挖掘的习惯,从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到现在导图+卡片综合运用的探索,自己对导图的延伸与拓展也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

大家可以从下面的路线图了解到做图的过程,大概经历了8次的迭代:传统导图-竖屏导图-自由主题作图-局部逻辑图-多维系统模型-知识地图-整体逻辑结构图-卡片地图-导图卡片综合应用的过程。

而这每一次变化,都来自于每次制图心法的萃取:

  • 因为手机端阅读,所以导图竖屏;因为要完整的还原知识原来的逻辑结构,所以自由主题创新制图;因为深度思考依赖于多个维度的思考来创建模型,所以开始制作多维系统模型;因为想更完整的看到知识全貌,所以做知识地图;因为想掌握整个篇幅的大逻辑,所以做整体的逻辑结构图;因为想做一屏地图,所以做了卡片地图;而现在继续探索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的多维应用。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小小sha的作品迭代图

当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沿着本质去挖掘创新的时候,作品就有了生命力,时间越长,成长的越强大。不仅仅是作品,透过问题看本质,也是我们可以持续探索的方向。

10、系统的力量总是很强大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系统的力量总是很强大,而每一次学习,都要让自己慢慢形成系统,让自己变得多维些。

一张图的系统是:阅读力、信息提炼总结力,逻辑结构思考力,配色审美力,创意设计力、发散联想力,如果图是一个系统,那么这六个能力就是底层的六个元素,不断的强化这6个能力,构建起来的系统,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当我们形成一个系统之后,系统能承担的风险,做的事情总是比单一一个要素要强很多。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个人知识系统3.0版

放在我们自己一个人来说,每个人也是一个要素,和周围的人、平台构建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将帮助自己走的更远。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总是很神奇,我们每个人偶尔的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以成为一天的能量来源,不经意间的反馈和鼓励,可能就支撑一个人走了很久。

自由职业者这一年,内心里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触,感谢有大家,感谢团队的成员,感谢学员,一起构建了一个导图+卡片的学习系统,我们在这个系统中,相互努力变得更好,便是2019最好的事情。

持续做,直到被看见

最近因为一张图,被「得到」邀请成为入驻知识城邦发图文笔记,加V认证后,也被「得到」推荐关注了,连续两天的笔记在「得到知识城邦」也被老喻分享转发。

最深的感触是:持续做,直到被看见。与大家共勉。

今天的文章,是我的成长感悟,如果你想,你也可以和我一起行动,第4期「小小sha导图+卡片实战营」将在10月开启,欢迎你来。

可扫码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购买课程。

深耕导图卡片3年,制图1000+,被得到加V推荐,10点经验和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