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文丨啵啵育儿经(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说的就是啊,树想要安然不动的时候,却会被不止的的风破坏,风不停下来,树木也会被迫摇晃,子女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时候没有想起要侍奉父母,等到子女有能力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就已经不在了,这句话说得好,它在告诫我们,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尽心尽孝,等到双亲不在的时候就不会追悔莫及。今天这个故事就是这样。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有一对姐弟,弟弟只比姐姐小一岁,高中毕业那年,姐姐考上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的那一天原本以外迎来的是会是父母开心的笑脸,却没有想到,父亲一把把姐姐的录取通知书烧毁了,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依据父亲的经济水平,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读大学,所以父亲果断地抛弃了姐姐,选择供弟弟上学,一把火烧掉了姐姐的上大学的希望也滋生了姐姐对父亲的恨意,于是高中毕业的姐姐只能辍学打工,一走就是二十年。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在这个学历至上的时代,低学历的姐姐可以说吃尽了苦头,她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自己没能进入大学校园。所以她对爸爸“只能”供弟弟上学的做法是有恨的。她在这二十年里自己打拼结婚生子,有一天她从亲戚的嘴里知道了父亲出事的消息,回去整理后事的时候,发现了一张收养弟弟的证明还有十万元存折,原来,弟弟不是自己的亲弟弟,而是父亲老战友的儿子,战友为了救父亲而牺牲了。姐姐知道了全部的真相后,后悔不已,真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父亲的做法是对是错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儿的恨是由于父亲的做法而产生的,那么自己的孩子和收养的孩子该如何对待?

1. 一视同仁

不管是自己领养的还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都要一视同仁,可以说,不管是受人所托还是报恩还是自己领养,都是通过自己的意愿的确定自己要养这个孩子,那么他既然已经到你手上了,你就要对这个孩子负责,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中的父亲为了报恩,而让自己的孩子牺牲。


说到底,报恩是你自己的事情,用自己孩子的未来来替自己报仇,是不理智的,每件事都有最优解,一视同仁对待两个孩子这样的最优解自然而然地会到来。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2.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保持中立

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应该保持中立,不要因为其他原因偏袒一个孩子,小孩子并不能理性判断家长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只能看见表面的家长站在谁那一边,所以当孩子有矛盾的时候,家长第一次站队,就会给另一个孩子造成伤害。

3. 教导两个孩子应该互相扶持,彼此照顾

要从小给孩子们灌输两个孩子应该团结友爱的思想,家长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爸爸妈妈疼爱的小孩,这样的话,两个孩子自然会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可以说让两个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做手工,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亲近。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为人父母就要把不管是自己亲生还是自己领养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孩子养。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烧掉孩子录取通知书,离世后真相大白

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呢?欢迎留言

波波育儿经,您的育儿好帮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