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家長必看: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先欣賞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生活事例:那天,一位大齡女孩和我聊天,說自己談了個男朋友,人還算靠譜,挺踏實的,雙方父母催得都急,兩個人決定選個日子結婚。可是,最近她又有些猶豫。原來單位提升她男朋友去另一個部門當領導,兩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鍛鍊機會,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都很高興。可是男孩說要和父母商量商量,女孩覺得也對。可是,他的父母卻不贊成,認為去一個陌生的部門工作不熟悉,領導別人有難度,不願意他冒這個險,況且現在的職位也很不錯。男孩很聽家裡人的話,就不去了。

女孩覺得失去一次機會倒是小事,但一個大男人,都快三十歲了,卻一點主見都沒有,實在不像話。父母的意見當然可以參考,但是也不能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啊!況且,當他們明顯過於保守的時候,就要說服他們啊。如果總是這樣,將來過日子一定會產生很多糾紛,女孩有點為兩個人的未來擔心。我勸她把婚期往後延,多相處一段時間再考慮婚事。

家長必看: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我想,如果男孩不改變自己,兩個人可能不會走到一起,因為誰都不願跟一個沒主見的男人生活一輩子。

是否有主見影響人的一生

不管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大男子漢,還是正在成長中的小男子漢,如果氣度沉穩、胸懷坦蕩而又不乏幽默,就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男人靠得住。身為這樣男人的父母,後半輩子是踏實的;身為這樣男人的妻子,一輩子是幸福、安全的;身為這樣男人的下屬,工作有幹勁、有盼頭;身為這樣男人的上級,工作更省心、更放心;身為這樣男人的朋友,不孤獨、不無助……

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如此有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呢?第一步就是要培養孩子有主見。沒有主見,便容易屈從權威,隨大流。隨大流貌似安全,實則最容易出問題。因為“大家怎麼樣,我就怎麼樣”的想法,實則是對懈怠心理的縱容,是逃避風險的弱者心態的體現。身邊群體的看法不代表正確的選擇,所以,隨大流很可能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講,他們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不高,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稍不留神,就可能誤入受騙上當、聚眾鬥毆的旋渦,造成對自身、對他人無法挽回的傷害。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男孩都很在意“哥兒們”情誼,不願意駁哥兒們的面子,所以,為了不傷大家的感情,就隨大流去了。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盲目的從眾心理,會矇蔽我們觀察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腦,對人、對事都會失去客觀判斷,從而導致錯誤的結局。所以說,培養孩子的主見是使男孩真正地做自己的首要條件。

在這個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都面臨著若干選擇,雖然孩子從小受到的是正統教育,但是也會受環境的影響,如何讓孩子做出正確的、讓自己滿意的、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選擇,需要從小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教孩子敢於做主

對於一個人來講,還有什麼比知道自己要什麼,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被環境左右,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更重要的呢?身為一個肩負著社會、家庭重大責任的男人,就更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臨危不懼、臨陣不慌,準確地把握好自己。

一個人有沒有主見,能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在於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具有獨立自主的意識,是否要求最大化地實現自我,所以,我們需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健全的積極追求人生進步的有主見的人。

家長必看: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1.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在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當然,我們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麼、自己人生的目標是什麼,而是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在不斷地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的人格建構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志趣,從而確定自己人生的目標。

我們提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把潛能發展成他們自己最宜於成就的人的特徵,意思就是說我們要遵從孩子內在成長規律的需要,給孩子提供適宜的成長環境,讓孩子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並使孩子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這樣,孩子才能瞭解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他內心深處的那個清晰的聲音才能呈現出來。只有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才會成為一個幸福地朝著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前進的人。

生活在民主型家庭裡的孩子,因為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所以他們更活潑開朗、富有主見;因為父母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所以他們敢於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也更容易得到父母的重視。

生活在權威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一切都由父母控制,孩子會顯得懦弱、依賴性強、做事缺乏主動性,所以,孩子比較沒有主見。

生活在放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則比較任性、蠻橫無理、自私、獨立性差,他們在家裡稱王稱霸,出了門倒沒有主見了,更難以自立。

所以,我們要做民主的家長,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主見的人。那麼,什麼樣的家長是民主型的呢?那就是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給孩子充分自由的家長。

比如,有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已經會說:“我長大了要當奧特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回應孩子:“真是好孩子!有理想!加油啊!”雖然我們知道這個理想是不現實的,但是卻要給予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項,有的還要進入專業領域學習,不過當選擇孩子的業餘愛好時,家長必須結合孩子的智能結構,參考孩子的興趣,並在徵求孩子意見的基礎上,尊重並理解孩子的理想。

孩子讀到高三,在選擇志願的時候,我們既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要參考孩子的意願,即使孩子的理想與父母的設計產生偏差,甚至孩子的理想明顯不切合實際,也不要強行壓制孩子,而要平靜地與孩子溝通,最終找到最恰當的答案。

2.把他人的意見當成參考

我們注重培養孩子有主見,並不是說不讓孩子完全考慮別人的意見,那樣的話,孩子就會成為一個一意孤行的莽撞人,從而不斷地摔跟頭。

我們要告訴孩子,要學會坦然接納他人的不同意見,作為自己的參考。因為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想法不同,做事的出發點也不同,集合大家的意見,會考慮得更全面。

我們要告訴孩子,越是有主見的人,越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因為那也是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全面的一個過程,是促使自己成長的好方法。

家長必看: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