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4月4日清明节,举国哀悼,追思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祭祀不仅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古代中国把祭祀祖先列为第一件大事,而第二件大事是战前动员,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战前誓师是一种特有的祭祀形式,这两种祭祀形式都是公祭。这些祭祀的主持者要么是地方诸侯,天子派员参与,要么是天子本身参与的祭祀,都是和我们现在一样的官方公祭。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现代的祭祀,乃是祭祀祖庙,而我们曾经的公祭对象是华夏始祖,或者黄帝、炎帝,都是具有祖先性质的对象。在现代中国,我们丰富了国家公祭的内涵,比如在2014年,我们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汶川大地震期间,我们曾将5月19日至21日设为全国哀悼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从这一现象上看,公祭与远古的祭祀有着实在的联系。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仪式是文化的显性表示,它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传承形式。文化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而各种外在的仪式则是其内涵的演绎。只有通过仪式这一外在形式,才能表达出对于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从而让更多人来了解这一中华文化。

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3日发帖,他不仅肯定了中国方舱医院在遏制病毒传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时还倡议国际社会和中国民众一道,为在新冠肺炎中死亡的病患、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使4月4日成为全球哀悼日。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祭祀是中华礼仪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祀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中国讲究“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着严格等级之分。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祀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中国人向来讲究慎终追远,即谨慎从事,追念先贤,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即谨慎地对待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礼记》尤为重视丧、祭,其中记录丧制、丧事、丧服的有《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丧服四制》等,论述祭祀的有《祭法》、《祭义》、《祭统》等。

《论语·八佾》中记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与不祭,如不祭’”。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所说:“敬鬼神而远之。”这一章他说祭祀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

篆书的“祀”,像一个人面对祖先牌位的祷告。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祀”的异体字有把“巳”换成“冀”,有“希冀”的意思,也就是希望。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祭”的过程,祷告是形式,目的是希望获得神明祖先的引导,强化“祀”者的信心。

我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千年不朽,与我们的祭祀观必然有着某种联系。因为,祭祀的对象不只是祖先、神明、天地,还有为国捐躯的英烈、楷模。

现在还有句话我们也时常挂在嘴边:生活需要仪式感。因为,仪式感,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冀、信心。

清明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从寒冬腊月,到莺歌燕舞,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他人的生命。英烈们为家园舍生忘死,逝世同胞亦期盼山河无恙。此刻,我们以国家公祭的形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接下他们手中的工作,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盛。


文章部分内容源于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寒泉映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