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有网友发帖说这部剧道尽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喜与忧。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教育上的喜与忧,更多的是家庭斗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斗争。

剧中三个不同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各有各的喜忧。每组家庭的父母给予了孩子最无私的爱和奉献。三个孩子对此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印象最深的是陶虹饰演的宋倩与英子这组和季杨杨的家庭。

宋倩为女儿付出了全部,却换来了女儿的怨恨,她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爱女儿,最终换来的是女儿抑郁了、崩溃了。宋倩一手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将英子牢牢掌控着,让英子没有自我,只为了妈妈的目标而活着。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英子挣脱不了妈妈的牢笼,又找不到发泄的途径,一直压抑着自己。妈妈以爱为名的操纵,让英子身心受损,英子斗争不了,因为英子理解妈妈的不易,一直说服自己妈妈这么做,只是太爱自己了。

宋倩毫无疑问是位具有攻击性的妈妈,但宋倩自己没有意识到,她的爱太过于侵略了,让英子无所事从,所以英子崩溃了,只想要逃离宋倩的掌控。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宋倩对女儿的爱太过侵略,以致于女儿患上抑郁症

1 认清斗争的实质,才能更好的区分攻击

斗争本能是生存本能的近亲。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就一直在斗争,与天斗、与大自然斗,斗争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这种斗争本能一直延续至今。现今的“斗争”更多的是指我们每个人都在奋力生存和发展,这种的斗争不是肢体上的暴力和攻击,大多数人也不是天生的具有暴力攻击倾向。

在《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中,对“攻击”有了另外的解读。作者提出“攻击”是指为了个体生存、提升自我、追寻愉悦以及消除一切障碍坚持到底,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有力抗争。心理动力学理论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我们也在努力维护个人的社会优越感。为了个人优势和社会福利,我们与他人争夺权力、声望和安全的社会“地位”。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教你识别攻击,远离情感操纵

的确,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抗争。斗争本身是无所谓错误或有害的,有压迫就有斗争。当斗争是不必要的,也不管别人是否会受到影响,这时的斗争行为才能称之为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标识了一个人不能掌控和约束自己的本能。在心理学家看来,这都属于性格障碍。聊到了攻击性行为那就要说下攻击性人格了。“人格”一词源自于拉丁文“persona”,本义是面具。经典理论家将人格定义为人的社会属性,意思是人类用面具掩饰“真我”的一面。通俗来讲,每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

按人格属性来划分,可以将人类划分为顺从型人格和攻击性人格,顺从型人格可以理解为在际人交际中较为逆来顺受、无主见、自信不足;而攻击性人格则相反,他们大多极度自信,他们的字典中只有“赢”,可以为此努力奋斗;他们极善钻营、追求权力、乐于接受挑战,力求登上巅峰掌控一切。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攻击性行为分为显性和隐性攻击

有攻击性人格的人极易触发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分为显性攻击和隐性攻击。显性攻击识别度高,隐性攻击一般不易识别。比如说物品拍卖会,价高者得。竞价的过程就是显性攻击,采用的就是公平公开、直接、明显的手段。隐性攻击直白来讲就是为了赢,不择手段,只要达成目的就行,也将是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

2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攻击性的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攻击性更加多样化,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可能大部分人认为存在攻击性的只有父母一方吧,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孩子是弱者。但其实孩子也可能是攻击的一方,只是他们的攻击性不易查觉。我们详细来了解他们各自的表现方式:

  • 隐性攻击之父母篇

说到父母攻击性很多人脑海中第一反应是打骂、体罚等方式,但这里说的攻击性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攻击,也就是隐性攻击。估计很多人又会表示不解,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怎么还能在精神上攻击孩子呢?对,往往就是

父母以爱为名的攻击,才会让孩子倍感压力,让孩子濒临崩溃。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当爱成为了操控,受伤最深的是孩子

有这么一类父母总希望孩子处处都要拔尖,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能力范围,一旦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预逾,就会变得冷酷无情。《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位父亲什么都追求一流,包括孩子的学习也要求拔尖。他的女儿因他的行为,天天做噩梦,变得易怒、叛逆,学习成绩也是越来越差。他的妻子认为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女儿了,便与他沟通不能再给她压力了。他说服妻子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爱孩子,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拥有一流的生活,所以孩子必须要事事拔尖。

一次他女儿拿着一份B的学习报告回家,他认为是学校老师搞错了,要求重新测试被拒绝了。为此,他认为是学校有问题,将女儿转到了另外一所学校,结果事情孩子的成绩反而更差了。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他为此给女儿预约了心理咨询,当心理咨询师听完了他女儿的诉说后,便对这位父亲说,其实需要咨询的是他,而不是他女儿,他女儿只有中等的智商。咨询师的话激怒了他,他认为咨询师不专业,他的女儿以前成绩全部是A,一直是优等生!

他为了解决女儿的问题,后面买了一台电脑,配了全套的学习资料,为女儿制定学习计划,每天陪女儿一起学习好几个小时,他认为没有人会比他更爱女儿了,女儿做噩梦也只是与他闹脾气。

案例中的父亲攻击方式就是隐性攻击,他将自己凡事只追求一流的目的掩盖起来,高举“爱孩子”的幌子,其目的也只是想要找回以前那个A+的女儿,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能力有限,只愿意相信自己,听不进其他的意见,不懂止步、让步,步步紧逼让孩子精神紧绷。孩子老是做有人伤害自己的噩梦,也说明她感受到了父亲的冷酷无情,只有在梦里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意愿,而忽略孩子的能力局限,对孩子而言也是伤害

这个案例也说明,当父母的爱变成情感操纵时,都有可能在家里实施情感暴政。当父母的爱变得有攻击性是,孩子必然身受伤害,这种精神上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伤人,也难以修复。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自己从小在父亲的严厉和高压下生活,父亲对她永远只有鞭策、挑剔而没有鼓励,父亲挑剔程度甚至细微到生活中的一些繁琐小事,就像吃饭的时候就会挑剔她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小时候的自己经常是一边哭一边吃饭。

她说为此她从小就没有自信,甚至还会有一些自卑的感觉,觉得自己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什么都走不好。有时候在父亲极端严厉的教育下会滋生“自己这样还有什么意思”这样的危险的想法。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不要让爱成为孩子的束缚

不能说董卿的父亲不爱她,只是父亲的爱太过侵略,年幼的董卿根本无力抵抗,所以她才会感到不自信、有些自卑。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孩子精神上遭到伤害,那将是孩子一生都难以治愈的伤口,爱孩子就应该持有边界。对于存在攻击性的父母而言,我们需要做到几下方面:

第一,认清自我,设置个人边界。走出知己的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我们很了解自己,其实有可能我们了解的并不是那个真实的自己。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各方面的评价综合的审示自己。如亲朋好友眼中的自己、工作伙伴眼中的自己、孩子眼中的自己等,从多维度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当对自己了真实的评价后,才能设置个人边界,设置边界的好处是,能明确自己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哪些行为是禁区,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攻击性行为发生。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父母的边界意识让爱不过界,孩子更能感受爱

第二,告诉孩子自己是为什么斗争。告诉孩子自己希望孩子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这里的斗争最好是选择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不要事事都选择与孩子斗争。对于注定会失败的斗争不去挣扎,让它顺其自然,其余的就看孩子要怎么做了。比如你在意的是孩子学习,那可以告诉孩子你对孩子学习成绩要达到什么标准,给孩子一个明确、可量化的目标,是期末班级排名前10?还是年级排名前10?只要孩子同意了你的要求,那么就让孩子去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发挥,如果考砸了,也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在《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中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与孩子的斗争方式,就是公平的斗争。她说她会选择自己最在意的事情来与孩子斗争,在此过程中她不干涉孩子的行动,也乐见孩子来挑战她,但她只坚守自己的底线和立场。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的让孩子去发挥。她发现她这样做后,反而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自己也能自信的处理好自己了。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公平斗争才是斗争最好的方式

第三,自主生活。对于我们父母而言,生活中不应只有孩子,除了孩子之外,我们应该还有自己的生活、诗和远方。雏鹰离巢,大雁南飞。孩子如同雏鹰,总会离巢远飞,去领略天空的魅力。到那时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只有自己的爱人了。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多些时间关注下爱人和自己。不妨趁自己还年轻,多培养点儿自己的爱好,将自己的圈子再扩大些。“常与同好争高下”才是我们父母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

  • 隐性攻击之子女篇

“巨婴”、“啃老族”这些词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大家对这类人都痛恨无比。现今有这么多“巨婴”、“啃老族”的存在,很多人都认为是父母过分的溺爱造成的。其实不然,是因为他们利用父母对子女的爱,来操控他们的父母,让他们的父母没有办法拒绝他们。他们善于利用情感、策略来达成目的。造成这样的结果,虽说父母没有及时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但更因为此负责的是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的行为让他们走上了绝路。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我们父母的生活中除了孩子,还应有诗和远方

在微博上看到一则信息,一位山东母亲说的自己37岁的儿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儿子吃饭要帮他把碗筷准备好,吃水果要洗好、削好递到嘴边,因为儿子在玩手机,腾不出手来吃。就连儿子上完厕所都需要她去冲马桶,她对此表示非常的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抵挡住儿子的种种要求,结果将儿子养成了现在这样。

从这个案例中,表面来看是母亲过分的溺爱导致儿子一点生活自理能力的,但从攻击型人格心理角度来分析,是孩子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以及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利用母亲的爱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他懂得为自己的目的遮盖一层保护膜。这种攻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以识别。

相信很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总会努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也是尽力去满足,更甚至是超预期的满足孩子。孩子是聪敏的,他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达成自己的需求,而不被父母查觉。久而久之,父母陷入了孩子的圈套而不自知,而孩子也习惯于不劳而获,善于走捷径。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溺爱的背后是孩子对父母情感的利用

针对于有攻击性的子女来讲,我们父母要怎么纠正孩子的行为呢?

首先,帮助孩子了解斗争,认清自己。对于有攻击性人格的孩子而言,我们需要坦诚的告诉孩子斗争是人类的本能,但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斗争。在该斗争的时候采取正当的手段、公平公开的斗争才是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存在攻击性只是孩子性格上的障碍,通过纠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正视自己性格上的障碍,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意图。不要试图猜测孩子为什么做了这个事情,尤其是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时,这些是父母没有办法真正了解的,最终也是无关紧要的。捕捉孩子的意图最终只会与真正相关的问题偏离,判断孩子行为本身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有害的,注意这个问题,应对这个问题就好。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孩子的行为模式本身就能给父母提供判断性格的明确信息,过去行为是判断未来行为的唯一可靠依据。“少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谚语很形象的说明了这点。一个人小时候有偷盗行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纠正引导的话,成大必然会在偷盗的路上越走越远。

再次,帮助孩子适当的疏导和约束攻击倾向,培养孩子负责任的社会意识。在以前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克服恐惧和不安,但在现今,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要有责任意识。但对有攻击倾向的孩子而言,需要自律的同时,父母也应该教会孩子斗争的注意事项:

一、父母需要教会孩子什么时候适合斗争、什么时候不适合斗争,帮助孩子看清什么是合法的个人需要,什么是道德价值观,什么是值得斗争的情境,什么是不必要的斗争情境。如当孩子面临校园欺凌时,就可以告诉孩子要斗争了,哪怕是发生肢体上的斗争。

二、父母需要向孩子指导和演示不用斗争,就能获得所需的办法。

如孩子和其他人都看上同样的玩具,而商品只剩下一件时,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购买类似的玩具,不用非要抢同一个。

《当爱变成情感操纵》:走出爱的误区,让父母的爱更加纯粹

三、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了解攻击和自信的区别。我们需要了解到,孩子身上天生具有攻击倾向,适当的约束和自律、考虑他人的权利和需求,才是有助于孩子个人成长。教会孩子这些道理比什么都重要。

众所周知美国青少年犯罪案件大肆泛滥,就是由于年轻人攻击行为没有受到约束,父母对于他们疏于管教,没有教会斗争的本质、斗争的方式以及比斗争方式更好的替代选择。

再者,帮助孩子建构性格。建构性格是终身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发展孩子与他人共同生活、协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爱”这个能力。斯克特·派克曾说,爱不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心态,而是一种行为。形成一种充满爱的性格,一种对生活负责的性格。

我是@雒漓陪娃成长记,想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80后老母亲。心愿是左手陪娃长大,右手通过文字见证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