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周仓

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周仓,正史无字,野史记载字元福,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记载,但是在真实历史上不存在。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本是黄巾军出身,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在《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

周仓,字元福(古典京剧【收关平】、【走麦城】中字元福)山西省平陆县人,为《三国演义》虚构人物,真实历史上不存在。在《三国演义》中,周仓本为黄巾贼地公将军张宝麾下之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关羽千里走单骑路经卧牛山附近时,遇到裴元绍率众抢马,周仓令裴元绍率部众回山,独自追随关羽,自此成为关羽身边的武将。 在关羽镇守荆州对抗曹魏名将于禁与庞德的战斗中,于水中生擒德。 [4] 最后周仓在关羽父子被斩之后自刎而死。”

在中国传统对关羽的民间宗教信仰里,周仓名叫“周大将军”,是关圣帝君的贴身侍卫。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被封为“威灵惠勇公。

(卧牛山是今西平罗卧牛岗)

宗教记载

《周将军宝诰》

周仓

(1)周将军事略

三国名将,姓周名仓,关圣帝君之部将,塑像为铁须银齿,黑面朱唇,执掌稽查善恶,纠察凡尘,诰封刚直忠勇大天尊。

引《三国》云:「周将军仓,平陆人,初为张宝部将,后遇关公於卧牛山,遂相从。於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其事亦见《顺德府志》,并谓与参军王甫同死。里居事迹,卓然可纪。

按关帝生前督领荆州,使周将军守麦城,因吴兵袭荆州,关帝不幸兵败遇难,周将军遂自杀以殉。宋崇宁元年(西元一一○二年)封威宁将军,元至正十六年(西元一三五六年)加封威宣忠勇公。

(2)宝诰文

志心皈命礼。扶天勇将,察地猛神。铁须银齿,黑面朱唇。精忠特立,劲节惊人。稽查善恶,纠察凡尘。冥冥显赫,处处游巡。锄奸除恶,救世忧民。忠臣义士,扶彼超伸。乖儿逆子,不胜怒瞋。维持世教,匡正人伦。斩妖护法,大道常存。最灵真宰,最显神君。护朝护国,刚直忠勇大天尊。

民间传说

《三国演义》

说关羽在千里走单骑到达古城之前,名为收了一员大将:周仓。并说是关西(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人,“两臂有千斤之力”、“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军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后,啸聚山林。久慕关羽盛名,因而投归于帐下。

民间形象

编辑

据载,周仓出身贫贱,性情豪放,办事果断,待人赤诚,忠心不二,早年,周仓为生活所迫,经常到今解州一带挑贩私盐,因而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身好武艺。

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周仓影视形象(16张)

公元184年,天下大乱,周仓在平陆揭竿而起,拉起一方队伍,杀富济贫。转战南北,战斗不息。周仓原为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的部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后来率部投奔关公,从此,周仓对关公忠心不二,矢志不移,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直到后来为关公殉节自尽,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并被追谥“武烈侯”、“忠义勇公”等。据说,今广东等地,尚有专祀周仓之庙。其故乡人民更不忘这位先贤,新近又为其翻修了庙宇,以示纪念,传教后人。

关羽墓

《三国演义》中常提到他跟随关羽活动,戏曲中常见他为关羽扛大刀,是关羽的贴

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周仓的各色形象

身跟班。在各地的关帝庙中,都少不了他的塑像。

《三国演义》还说他最后死在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麦城遗址附近有一座不大的周仓墓,墓碑上刻:“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但周仓纯属传说人物,所谓“周仓墓”也是附会而成的。周仓其人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平话中,在此之前的历史书籍中并无记载。因而在小说中,并没有把这个人写进去。(天行健《三国猛将——关羽》)

历史典故

打蚂蚁

关羽与周仓

三国时代,蜀汉的大将关公,曾经降服了一个叫周仓的山贼作他的侍卫。周仓力大无穷,可惜生性粗心大意,不大用头脑。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阴下休息。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周仓伸出拳头,用力一砸,地面凹进一块,蚂蚁却没事;再用力一砸,手痛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周仓眼见小小蚂蚁都打不死,急得满面通红。关公说:“看我的。”只见他伸出食指,轻轻一揉,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有很大的勇气和力量,还是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启示:做事情若靠蛮力,而不懂得运用技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好比打棒球,你本来具有能打出全垒打的力气,但假如你不用心选球、不晓得用正确的姿势来挥棒的话,往往就会被打败。想要事情做得好,就必须善用你的头脑。

史书记载

查《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以及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所引200多种魏晋间典籍,均没有周仓其人。其后的野史、杂录也没有周仓是关羽随从的记载。元代至治(公元1321—1323)年间刊刻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一书,是现存最早反映三国故事的平话本,才出现有周仓这个人物。在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笔下,周仓成为关羽的贴身随从。见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序、嘉靖壬午(公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现在所见最早的《三国演义》本子。由此可见,周仓在元代已出现,不过在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中艺术形象才更为丰满。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山西通志》附会道:“周仓将军,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

故事

《三国志》没有出现过周仓这个名字。只是《鲁肃传》写到“单刀会”上,鲁肃正指责关羽不讲信义,不还荆州,“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接着,关羽“操刀起谓日:‘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后来人们说,这个不知名姓的人就是周仓。倒是《山西通志》写到周仓。称他是将军,平陆人,先是张宝的部将,在卧牛山遇见关羽,便跟从了关羽。樊城之战,他活捉了庞德。败走麦城,周仓也死了。

元杂剧《单刀会》里,周仓很威风。随关羽赴会之前,他唱道:“志气凌云贯九霄,周仓今日逞英豪,人人开弓并蹬弩,个个擐甲与披袍,旌旗闪闪龙蛇动,恶战英雄胆气高。”这时周仓这个形象大约已经定型。

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三国的周仓

《三国志平话》也写到周仓。不过,《山西通志》和《三国演义》都说周仓死于麦城之战。《平话》里,在这之前未见周仓出现,倒是在这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又有一个周仓。说周仓用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让人仿照夺来的木牛流马的式样也造了几百匹,用木杵一打,只可走几步。他纳闷,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打一杵可行三百步,我的怎么就打不动呢?过了几天,周仓来下战书。司马懿却让人把周仓灌醉,问他,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有什么诀窍,你告诉我,我给你万贯金银珠宝,让你满家富贵。周仓笑着说,那当然有诀窍,军师的木牛流马,提杵人都念木牛流马经。又说,这些人都归我管,今天夜里我回寨去,把木牛流马经写好给你。司马懿大喜,给周仓三十贯金珠,两匹好马,还说,待写来后,还要给重赏。过了三天,司马懿派人去接,周仓早已走了,只留下诸葛亮的一封信,上写道:“自古以来,没有五个人会造木牛流马。你是魏国名将,还向我学木牛流马经,这不让人笑话吗?”气得司马懿把信撕得粉碎。这显然是一个理想化的传说。人们不愿意自已心爱的英雄过早死去,因此想象他不但没有死,还把奸险狡猾的司马懿也痛快淋漓地戏弄了一番。《三国演义》写周仓也很简单,大概是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陪衬人物。但在民间,却有比《演义》丰富得多的关于周仓的传说。大抵都说他力大无穷勇武过人而憨厚可爱。《平话》中周仓戏司马就是一例。此外还有说关羽收他时跟他比力气。关羽拿一根稻草叫他扔,周仓用尽全力只扔了几尺远。关羽提起一捆稻草,不用力就甩出十几丈远。关羽又叫他把地上的蚂蚁打死,周仓伸出铁拳,连打三拳,蚂蚁还在动。关羽伸出一个小指头轻轻一捺,蚂蚁就死了。关羽又让他捏鸡蛋,周仓把蛋握在手心,用尽力气也捏不破,关羽只用两个手指,一捏蛋就碎了。周仓因佩服关羽神力,被关羽收服。

又说周仓脚心有三根毫毛,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追上关羽的赤兔马,是名副其实的飞毛腿。吕蒙买通周仓的同乡,把他灌醉剃了脚上的毛。周仓跑不快了,关羽从麦城回荆州,就因为周仓没跟上把刀送来,才被吕蒙捉住害死。

后话

一直到后来,人们还在创造着周仓的故事。比如苏州评话《三国》就说周仓在卧牛山为王。一天,一个老和尚指点他去投顺关羽,并给他留下一幅关羽的画像。他于是天天看天天想。可巧这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二嫂路过卧牛山,正走间,闯出一伙强人,为首的黑脸小个,满脸卷胡子,形容古怪,腰间两柄铁锤——正是周仓。他是看中了关羽座下那匹宝马,因为画像上的关羽没有骑马,他想夺一匹好马献给他未来的主人,却没认出眼前这位就是他天天打听要去投顺的红脸关公。两人于是刀锤相见,只见那周仓挥动铁锤身轻如燕,像团黑风般四面八方飞旋,竟打得关羽只能招架不能还手。后来一番问话后,才知道他是周仓,要找的主人就是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后来又斩颜良文丑的关云长,打劫宝马,就是要送给关云长。关羽差点笑出声来,便让周仓肴看自己是谁。周仓左看右看,又拿画像仔细对照,觉得蚕眉凤眼红脸都像,只是眼前这位须髯短了些。原来关羽为保护荚髯用纱囊把它套在里面。待关羽除去须囊,飘出长须,憨周仓才一眼认出来。

中国历史人物之周仓

周仓

这段故事中的周仓,憨态可掬,比起《三国演义》的要生动多了。

苏州评话《三国》还有一段周仓大战赵子龙的故事。说是古城会后周仓奉命回去卧牛山招安原路人马,不料山上裴元绍被装成马贩寻找刘备的赵子龙一枪挑了,周仓为裴报仇,便有了与赵子龙的一场大战。周仓舞动双锤像暴风骤雨越打越紧,一开始居然打得赵子龙只有招架之功。不过,精细的赵云一边打一边琢磨周仓的锤法,发现他看似乱打乱敲,却自有一套路数,这套路数只有一个机会可以还手。赵云看准这个机会,一枪剌去,伤了周仓的小腿。周仓抓把泥土桉往伤口上,跳起又打。赵子龙照样又一枪,周仓不服,又打,又一枪,连刺了三枪,周仓还是不服。后来他才知道,眼前这位白面书生似的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赵子龙。

这段故事,还是写周仓憨而刚直。这当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不过周仓的性格却很动人。

从一段没有出现名姓的记载和《山西通志》的一条材料,写出周仓这么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故事,既显示出民间艺术家出色的艺术创造才能,更反映了人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