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

從比干剖心到清朝文字獄,中國歷史上的冤獄何其多。羅織罪名,鍛鍊冤獄,酷刑逼供,陷害忠良,歷朝歷代,薪火相傳,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傳統。雖然並非是什麼好的傳統,可是流行了幾千年,總該有一部專著冤獄史,記錄其事。不過,單是看古代名目繁多的各種刑法及五花八門的刑具,記錄下來,已是洋洋大觀。若是要注意不完全的冤獄史,怕是比蜀道還要難。所以,我先揀其最精彩的部分,從中評選出最著名的十大冤獄。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

今天我們說一說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案。

中國歷史上最為剛烈的大丈夫當數伍子胥。楚平王要殺伍子胥,又擔心他兩個兒子回來報仇,派使者假借伍子胥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說,父親召我,若求生不往,為天下恥笑。弟弟伍員說,俱死無益,不如奔他國,借力雪恥。

民間對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過韶關,一夜白了頭”的傳說。伍子胥後來逃到吳國,他胸中始終迴盪一股憤懣之氣。與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相比,吳國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國,《戰國策》的作者甚至不屑於提到他。伍子胥來到吳國,掀開了吳國曆史最輝煌的一頁,一個弱國,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振興。

吳王闔廬,重用伍子胥,國家日趨富強。“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楚國是七國中綜合國力強盛的大國,吳楚交兵,吳兵攻入楚國國都,幾乎滅了楚國,這是楚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吳國向南制服了越國,向北伐齊,大敗齊兵,威震天下。

吳國攻破楚國國都,伍子胥掘開楚平王的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倒行逆施”,完全不顧君臣父子之倫理,毅然逃亡,歷盡艱險,最終掘墓鞭屍,報仇雪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伍子胥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

吳國的輝煌,僅是曇花一現。闔廬的兒子夫差當政後,重用*臣伯否,疏遠伍子胥。其時越王句踐正在臥薪嚐膽,一心滅吳,吳國亡在旦夕。伍子胥敏銳地感覺到即將發生的亡國之禍,數次進諫,“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後必悔之。”夫差不聽,偏信*臣伯否的讒言,竟然賜刀令伍子胥自剄。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

剛烈的伍子胥,刎頸之前,對其舍人說,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懸在吳東門之上,我要看一看越寇是如何經此門滅吳的。夫差得知此話大怒,令人用馬革裹伍子胥之屍,浮屍江上。臥薪嚐膽的句踐果然滅了吳國。夫差臨死時“掩其面”說:“吾無面以見子胥也”。吳國人可憐伍子胥之剛烈,為他立祠於太湖邊的一個山上,命此山為胥山。一個人的到來可以興國,一個人之死可以亡國,這就是伍子胥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浮屍

伍子胥馬革裹屍,浮屍江上的冤案悲劇,讓慘烈的吳越春秋,平添幾分血腥的色彩。然歷史的週期律又是這樣驚人的相似,那個“臥薪嚐膽”重新復國,並同樣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難道就不製造冤案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當年為勾踐完成復國大業的范蠡、文種很快成為勾踐冤殺的對象。范蠡靠智慧逃脫,文種最終成為勾踐的刀下之鬼。從此“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故事一直演繹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