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觀點:大企業病其實與大企業無關

大企業病與大企業無關

為什麼會存在大企業病?很多人覺得大企業病是企業規模擴張後的必然,這種觀點其實沒搞清楚大企業病背後的本質。大企業病產生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公司業務分工越來細,越來越專業的背景下產生的。專業越來越細分,但是客戶的需求是一體化的。如何整合越來越多的各類專業,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協調難度越來越高,要求企業組織越來越靈活,快速。

很多大的企業,比如富士康,大企業病並不多,原因是富士康的客戶是B端客戶,而不是C端客戶。B端客戶的需求相對變化慢,個性化不多,在富士康目前的專業化分工下基本上可以做到井井有條,不存在太嚴重的大企業病,反而是很多小企業,由於業務太雜,組織協調性差,造成很嚴重的大企業病。

如何解決大企業病?

解決大企業病,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組織設計要合理。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對組織的靈活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直線職能制架構由於天然存在組織割裂,部門間推諉扯皮難以消除,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要解決大企業病,首先要變革企業組織架構,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反應迅速,能快速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敏捷組織。目前,行業類很多企業也在進行類似的探索,比如海爾的人單合一,華為的鐵三角等,永輝超市的門店合夥機制等,都是從組織上就行了變革探索,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構建系統的激勵體系。一個敏捷組織,一定是一個自我驅動,自我管理的單元。如何實現自激勵,自協同,自約束,系統構建必不可少。通過利益,讓敏捷性組織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