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自己之“最”

曾有一個小夥子對我說:“我最怕和別人比。周圍的人一有比我強的.我就感到自卑,一看到誰比我活得好,我就無法心理平衡。”

我說,既然你那麼怕與人比,為什麼還非要去和人家比呢?殊不知“人比人,要氣死人”的道理嗎?

記不得是什麼時候和看過的哪篇文章了,只記得在那篇文章中作者說其實人們對薩特“他人就是地獄”一語有不少的誤解,薩特這句話並不是教人與他人為敵,而是由於他人的存在,具體地說是由於受他人的議論和他人相互比較的影響,許多人都沒能活得更瀟灑、自由、自主和快樂些。

我不是研究哲學的,對薩特他老人家的原話究竟是何意旨並不清楚:不過倘若他的名言中真有上述這個意思的話,我還是頗為贊成的。

你要做自己之“最”

按照心理學的觀點,人是在不斷地同周圍的人尤其是同類、同齡人進行比較中獲得自我認識的信息。如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有社會交能力的,這便是他與許多人進行比較的結果。國外有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實驗者請大學生作被試來和別人一起討論參加工作的問題。實驗初,被試都接受了一項自尊的測試。然後,他們碰見了一位與他競爭工作職位的“申請人”(實際上是實驗者有意安排的)。有一半被試看到的競爭者是衣衫襤褸,長相平平的人;另一半被試所看到的則是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的人。接著.實驗者又對這些大學生做二次自尊測驗,結果,見到“超過自己”的、即衣冠整齊的競爭對手的被試者,他們的自尊心明顯地降低;而看到“不如自己”、即衣衫不整的競爭對手的被試者,他們的自尊心大幅度地提高了。

可見,人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評價,是受與他人相比較所影響的。但是,如果選擇的對象沒有可比性或者不恰當,那麼這種“比”就要比出問題——滅自己威風,消自己的志氣,貶低自己的價值,傷及自己的自尊。

前不久有個大學生給我寫來一封信,他讀初中時是在一個普通中學唸的,學得一直很快樂和輕鬆。考高中時他考上了一所重點中學,而班上許多同學初中就在這所重點中學讀的,為此他和同學一比,產生了自卑感。於是他說話小心翼翼,顧慮很多,豐常在意別人對自己評價,話也說得很少,結果他越來越找不到自信、找不到自我了,以至把這種不良的感覺一直帶到了大學。

你要做自己之“最”

這位大學生為什麼在上重點高中時會感到失落甚至喪失了自信呢?我想他錯就錯在了他這種比較的不當和盲目上。俗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某一個團體中處於優先地位的人,並不能保證他在另一個團體中繼續領先。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起點不同,成長環境有異,存在著進步慢與領悟早晚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所以不能指望人人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也就必須有了領先與落後、高與低等的區分。

為此我要對那些總在自嘆不如別人的人,提出這樣一個口號:“同自己相比,和自己競爭!”同自己相比,把不斷超越自己作為既定的自標,比盲目地、浮躁地與他人相比,更能穩定自己的心態,走向自己的成功。和自己競爭,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成果:和他人攀比,則多一個自己不如者就會多一份焦慮、多一份不安。比較目標選擇的不同,意味著所花的心血和所耗的神思換來的報酬迥然有異或者不斷進步,或者裹步不前;或者戰果累累,或者一無所獲。

讓我們大家都對自己說一聲:“我若不能做世界之最,甚至不能做集體之最,那麼我就做自己之最吧!”

聲明:本文為錦虹網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