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笔者曾有幸跟着一位机械行业老专家共事过三年,当时笔者还只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毛头小子。这位老专家来自日本,闲暇之余,从交谈中了解到了他的很多故事,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日本机械工程师的一些现状,以此做一些分享,让大家对日本机械行业有一些了解。

村上先生1949年生人,正好是共和国成立的那天。有一次他随口说过,因为和共和国诞生是同一年所以印象深刻便记住了。


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笔者当时身处轮胎行业,村上先生作为轮胎机械领域的专家,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本已退休赋闲在家。当时的集团大领导三顾茅庐将他请到中国,做一些技术指导工作。村上先生来到公司后,人老心不老,打算开发一些新设备,笔者便作为助手负责具体出图和日常技术沟通工作,和其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村上先生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长崎造船所工作,长崎造船所隶属于三菱重工。那个年代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连带着轮胎产业也欣欣向荣,轮胎产业被称为“黑色甜甜圈”,是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轮胎设备行业也出现了巨大的商机。

长崎造船所敏锐察觉到了蕴藏的商机,成立了橡胶机械部门,开始发力轮胎硫化机的研发。成立之初,研发团队只有几个人,需要在半年之内从无到有开发出一款全新的硫化机,时间紧任务重。村上先生便是该研发团队一员。

村上先生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整个团队笼罩在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那个年代图纸还是手绘的!设计工作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并不意味着对细节的放松。

为了彻底搞清楚一个焊缝的标注尺寸,村上先生利用周日休息时间,亲自骑着自行车到焊接厂请教焊接师傅。

为了弄明白某个材料的切削工艺,带着笔记本到别人家的机加工车间学习。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村上先生常说,“不懂机械加工的设计者是不合格的!”

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硫化机项目在半年内成功试制出了样机,以该样机为基础,长崎造船所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硫化机,快速推向了市场。


硫化机卖到了全世界,村上先生便需要全球各地出差,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设备安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村上先生自学了电气控制方面的知识,机械、电气都拿得出手。后来再去处理问题,公司只派他一个人过去了。他笑称,“这一下为公司省了一半的差旅费!”

在法国米其林的工厂,技术副总多次请他吃饭,提出双倍的薪水挖他过去,他笑着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法国菜不好吃,吃不习惯。”

在台湾正新轮胎,老董事长脾气大,各位副总、协理每次被叫过去开会都战战兢兢,害怕被骂。唯独他备受礼遇,几次家宴应邀出席。笑称最喜欢吃董事长夫人亲自下的面条。


20世纪初,三菱重工橡胶机械部门打算到常熟设厂,村上先生统筹负责技术方面工作。村上先生在建厂过程中,经手并修改了厂房的设计、产线的布局,暖通管道设计等,工厂建好了,他也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村上先生在传授技能方面是毫无保留的,常熟工厂招了几位技术人员协助村上先生的工作。在村上先生退休的时候,其中一位技术人员已经成长为了硫化机方面的技术骨干,用村上先生的话说,“是整个三菱重工集团硫化机领域的NO.1”。


村上先生有三个小孩,现今均已长大成人,老婆在结婚后就没有出来工作。村上先生独自一人负担起养家的重任。笔者曾开玩笑问过他在三菱重工时的薪水,他笑称大概每个月五六万人民币。村上先生2008年离开的三菱公司。

日本机械行业的侧面-70岁老专家的故事

以上便是一位日本普通的机械工程师的故事,关于村上先生的故事还有很多,由于篇幅限制,不能一一讲完。大家如果感兴趣,可在下方留言,有空再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