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最近,一部讲述宋朝仁宗皇帝的古装剧《清平乐》火了,很多朋友都推荐我去看一下。结果电视剧一开场就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倒不是因为片子本身很精彩,而是因为《清平乐》的开篇,那段关于少年仁宗皇帝希望与其生母“李宸妃”相认的宫廷博弈。

坦率讲,这段纯粹是虚构胡编的……


在《清平乐》的这场“仁宗认母”戏份中,主要的角色当然有三位:少年仁宗、生母李宸妃和养母刘太后。当时仁宗皇帝还很年轻,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而仁宗却在无意间得知,刘太后并非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于是,一场宫廷博弈就此上演了……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说起这位“刘太后”,我们的公众号倒是与她非常有缘。记得2016年1月1日「北川公众号」新铺开张的第一篇推文:《同样是太后,主要看结局》,讲的就是她的故事。这也让我忍不住站出来再为她老人家说两句,毕竟无论是历史上的刘太后,还是我心目中的刘太后,都与《清平乐》剧中的刘太后有较大的出入。

剧中为了突出男主宋仁宗,对刘太后的形象多有篡改,在此我们有必要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太后”。


出生寒门,史书无名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四川人,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你问我她的名字?对不起,不是我重男轻女记不住人家的名字,而是真的不知道,因为《宋史》中根本没有记录……

当然,这很可能和刘太后卑微的出生有关。

虽然根据《宋史》记载,她出身官宦世家,但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儿,是外婆家把她养大的。十几岁时,跟随亲友来到汴京讨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为了襄王赵恒的女朋友。再后来,襄王做了皇帝,她才正式进了宫。不过事实上,这段记载很可能是错误的。有人认为,她其实出身寒门,所谓的官宦世家,只是为了和她后来的身份相匹配而杜撰的。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刘氏是非常幸运的,在宋真宗赵恒这里,这位草根出生的女子,收获了很多人都梦寐以求,却又无法企及的“真挚爱情”。

夫妻情深,宸妃产子

刘皇后和宋真宗相伴整整近40年,感情始终很好。而且,这种恩爱并没有因为她花容不再而有变化。主要的原因,在于刘皇后聪慧过人、博闻强记、通达经史,和真宗很谈得来。赵恒登基以后,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每每工作到深夜,很多时候都由刘皇后作陪,所以很多朝廷的事情她都知晓,也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刘皇后不仅是宋真宗的生活伴侣,同时也是工作助手和心灵的伴侣,一对夫妻的关系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其感情之深,恐怕已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了。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然而,虽然刘氏很受宋真宗的宠爱,但却始终没有一男半女,这也成为了这对恩爱夫妻的心病,也成了她一直不能册封皇后的一个硬伤。眼见刘氏跨过四十岁,开始奔五,今生应该是无望做母亲了,却斜刺里杀出一个人帮助刘氏成功逆袭。这个“不起眼”的人,就是李宸妃。

李宸妃原来只是刘氏的一个侍女,在一次为宋真宗侍寝后,竟然怀孕了。对于这次怀孕,宋真宗那是相当激动的。倒不见得是宋真宗多么喜欢李宸妃,而是真宗之前的五个儿子,都夭折了,五个儿子啊……

而十月怀胎后,李宸妃果真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赵祯。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所以故事讲到这里,可以说《清平乐》里的剧情还是靠谱的,宋仁宗赵祯确实不是刘太后的亲生骨肉。接下来的事情,很多人应该能想到了。刘氏把在蜡烛包里的赵祯抱过来,当做自己的孩子。只是她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就请了自己的一个小闺蜜,当时才二十多岁的杨淑妃来帮忙,两个人一起抚养赵祯。宋仁宗从小在她们身边长大,和她们感情很好,在刘太后去世以后,宋仁宗尊杨淑妃为太后,尊崇有加,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时,重点来了:

事实上一直到刘太后去世,宋仁宗都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其实是李宸妃,一直认为刘太后就是自己的生母!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电视剧里,宋仁宗和刘皇后博弈,要与自己生母李宸妃相认的桥段。

那些都是编剧瞎编的……


仁宗即位,垂帘听政

公元1020年,宋真宗病重,无法亲自处理政务,很多朝廷大事,就都由刘皇后来裁决了。两年后,真宗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六年。遗诏让太子赵祯即位,尊刘皇后为太后。鉴于宋仁宗当年只有十二岁,所以宋真宗在遗诏中,要刘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那一年,太后刘氏,五十四岁。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垂帘听政后的刘太后可谓表现得相当不错。她在朝堂上任用贤能,自己的生活则简约朴素,对刘氏亲族也管教甚严,对宋仁宗更是爱护有加,悉心培育。前代那些太后临朝听政所产生的问题,在刘太后这里几乎都没有出现。但是,和这些相比,我觉得有三件事情,是刘太后做得最漂亮的。

/ 拒绝成为武则天 /

前面说过,早在真宗病重期间,刘太后就开始亲自处理朝政,当时朝中就有人开始疑虑并反对。只是,一件事情有人反对,也必然会有人支持。为什么呢?利益不同。所以对于刘太后执政这件事,总有人视其为自己更上层楼的机遇。

当时有一个大臣,名叫程琳。此人也算是北宋名臣,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很有一套。他在出任地方官时,勤政爱民,当地百姓很敬仰他,专门为他修了生祠。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很正面的人,居然给刘太后献了一幅《武后临朝图》,背后几个意思,恐怕地球人都知道。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刘太后呢,倒是很爽快,一点也不扭捏。接过图,一把扔到地下,说:“我不能做这种对不起祖宗的事。”《宋史》中没有记载程琳当时的反应,但估计应该好不到哪里去。这幅图,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很多人因此而鄙视他。

而“劝进”之事并非孤例,只是程琳比较有名,又算是一个名臣,所以才拿出来说。


/ 厚待李宸妃 /

其次在对待仁宗皇帝生母李宸妃的问题上,刘太后做得尤为到位。

应该说,李宸妃很不幸,一生都不能与儿子相认,更没有在生前得到应有的荣耀。但是,相比于前朝那些孩子被夺走的宫女,李宸妃又是特别幸运。因为刘太后并没有按照常例去为难甚至杀害她,而是很善待她,饮食起居,都照顾得很好。除了不能跑去和仁宗相认,别的都没问题。而李宸妃本人也非常识趣,极为低调,以先帝嫔妃的身份,默默地在宫中住了二十多年,从未给刘太后惹什么麻烦。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公元1032年,李宸妃病重。临终前,刘太后下令将她晋升为宸妃。之后,刘太后、宋仁宗和群臣们商议李宸妃的葬礼细节,她的本意是想按照普通嫔妃的礼节来安葬也就算了,但是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则建议要厚葬。刘太后知道这里面水深,就又专门单独召见吕夷简,让他说明一下理由。吕夷简说得很婉转,却也很直接,他说:“如果太后不为刘氏亲族考虑,那我也不敢多说什么了;如果为刘氏亲族考虑,那建议要厚葬。”聪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好处,就是很多话点到为止即可,对方就可以完全明白。刘太后当然能掂得出这话里的份量,当即同意以一品的礼节来安葬李宸妃。之后,吕夷简又专门交代相关官员,要为李宸妃穿皇后的服装,并用水银保养棺木遗体,并专门留了一句话:“以后不要说我没提醒过你们。”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果不其然,只待刘太后去世不久,就立马有人跑去向宋仁宗揭露了这个隐瞒了二十多年的秘密,更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当年刘太后如何把李宸妃迫害致死的话。仁宗皇帝先是大惊,继而哀伤,转而愤怒。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以“仁慈”著称的皇帝,此时直接就想要对刘氏亲族动粗。好在他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就亲自去查验了李宸妃的陵寝,发现其生母的遗体被保护得很好,且身穿皇后礼服,外人所言的迫害,完全是子虚乌有。宋仁宗于是消除了误会,并在刘太后的灵位前焚香悔罪,而对待刘氏亲族,则更加礼遇了。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刘太后自己不能生育,而自己的侍女却怀孕生了个男孩。以常情度之,你说她对李宸妃一点都没有嫉恨之心,恐怕不太可能。但是,能把这样的嫉恨压制下去,二十多年礼遇有加,不进行迫害,甚至在李宸妃临终前将其晋升,这些都已经难能可贵了。这里面也许有仁慈的成分,但更可能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想必刘太后也很清楚,仁宗的身世之谜不可能永远隐瞒,所以才了有上述种种的举措。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女性,刘太后是非常有远见的。

/ 临终前摆正位置 /

公元1033年,刘太后六十五岁了。要搁到普通百姓身上,老太太早该退休在家含饴弄孙了。不过她老人家可不行,身为国家领导人,还得出席重要活动。这一年的春天,朝廷要祭祀太庙,老太后当然是主角。不过呢,这年有点特别,原因是据说老太后希望能够身穿“全套天子的服饰”参加祭祀。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有点晕。

其实,按理说,自此真宗去世后,刘太后就是大宋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所缺的,只是一个“皇帝”的名分。但正如前文所述,老太太自己已经果断拒绝做皇帝啦,怎么现在又搞出一个想要穿天子服饰出席祭祀大典呢?难不成是想法有所改变?大臣们一阵紧张,经过反复商议,最后决定,把天子的服饰减去几样,给太后报上去。意思是我们都退一步,我们也不较真,说一样也不能穿;但您老人家也别太过分,有几样穿穿就不错了。报告打上去以后,刘太后也同意了,于是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于是,这一年的祭祀大典,刘太后身着部分天子服饰,在太庙进行了初献之礼,整个活动成功、圆满而隆重,各方皆大欢喜。祭祀结束后,刘太后接受了群臣给自己的尊号,这是一个非常冗长,长到即使我有心思复制粘贴,估计你也没心思看完的名头。

过了“半把”天子瘾之后,老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了。就在当年三月,刘太后驾崩,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六十五岁。

刘太后的去世,令宋仁宗悲痛万分(当时还没人告诉他李宸妃的事情,并非剧中所述)。不过,刘太后临终前一直在做一个动作,也令宋仁宗迷惑不解。他召集群臣,边哭边问:“太后临终前一直在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此时,参知政事(副宰相)薛奎说:“那是太后不愿意穿着天子的服饰(哪怕是部分的)去见先帝。”仁宗遂恍然大悟。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排除刘太后在临终前的无意识动作,如果这个动作是有意识的,那么薛奎所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我始终觉得,要说刘太后在执政的十一年中,没有一丝丝想做皇帝的念头,哪怕是一闪而过的念头都没有,这个估计不太可能。但是,出于种种的原因,她没有去做武则天第二。只是,虽然没做,但不代表心中一点挣扎也没有。有挣扎,但又不能去做,于是乎就出现了要求身着天子服饰参加祭祀大典的行为:好歹过把瘾,感受一下呗。

不过呢,临终前,刘太后应该是对上述的过瘾行为有些后悔了。无论是真后悔,还是一种姿态,有意为之,刘太后临终时的这个举动,代表她还是愿意摆正自己的位置,由此令宋仁宗产生的敬重,又确保了自己和亲族的好结局。


史家评价

三月,刘太后去世,时年九月,和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同日迁葬于永定陵。灵柩起驾那天,宋仁宗先为刘太后起灵,亲自拉着灵柩的绳索,一边哭泣,一边步行,一直出了皇仪殿,直到主持礼法的官员再三劝阻,仁宗才停止。其实按照礼法,他原本不必亲自执绳步行的,宰相们也劝他不必如此辛苦,但是仁宗坚持要这样,以报答刘太后的养育之恩。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后世史家,常常把刘太后与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并举,但对她的评价更高。说刘太后,“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不可否认,这个评价是相当高了,也许略有夸张,但我认为大体是正确的。

最后,不得不说,我一直认为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无论是人文思想、社会政治还是经济发展,后来的元、明、清三朝,都无法望其项背。从这个角度来讲,古装剧《清平乐》虽然出于戏说的需求,对历史做了很多的修改和发挥,但它还是帮助了更多人了解和走近了那个曾经繁荣、稳定和富足的王朝。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而关于宋朝,我也曾经在蜻蜓FM上,详细介绍了它的一些情况以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可以说,宋朝所有的成就和辉煌,都和这位开国皇帝的远见、格局与胸怀,有着莫大的联系。

如若你也对宋朝感兴趣,也欢迎您收听我在蜻蜓FM的栏目:《中华十大政商谋略家》之赵匡胤,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个既符合历史原貌,又能学以致用的全新视角。

看热播剧《清平乐》,忍不住为刘太后翻案吐个槽……


没有繁文缛节,只聊用得上的国学

猜你喜欢:

史上最“废柴”的皇帝,开创407年强盛王朝。学两招!

GDP最高、幸福指数也最高的王朝,颠覆你的认知……

封神600年的“国民偶像”没有之一,真相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