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未来的中国药王?国内医药行业惊人的改变!

过去我们没有任何一款药卖过超10亿美元,但是最近我们看到了石药开始将单品新药卖超55亿,创新药的PD1三家企业第一年合计就卖了约30亿,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市场规模前景,也是历史上从来未有如此快速放量的重磅产品,这绝对是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的药品规模。

过往无法诞生药王主要是三点:

1、仿制药为主,药价定价低,市场规模较小。

2、受政策影响较大,没有议价能力。

3、缺乏大品种的重磅创新药。

而如今我们看到了可以对标国际巨头般增长的重磅产品,比如PD1、13价肺炎疫苗……

我来个非常大胆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将有至少2家药企挤入世界排名前十,并且会有四五家企业达到4000至5000亿人民币市值。中国的药企发展会非常类同与金融、互联网、科技企业肩比国际巨头的市值。

如今我们看到了两种天差之别的药企发展趋势,一种是以传统药企快速加大研发转型,类似于恒瑞、正大天晴、扬子江、石药,复星……它们基本都是丰富的研发管线(基本300个在研管线项目以上);

另一种是新崛起的资本造就的创新药企,类似于百济神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精细的重磅研发管线(基本15至30个在研管线项目以上)。

在传统的老药企中我们看到了国内快速跟随或紧随国际前沿热门靶点、甚至常常能做出同类更优或者同类最优产品的恒瑞。还是绝对首防优势的正大天晴,在价格议价能力让所有对手闻风丧胆。还是复星这类依靠强大的资本运作快速整合资源丰富竞争优势。

在资本的创新药企中我们看到了首家FDA获批突破性疗法的百济神州(泽布替尼),还是信达生物这种潜在全球最佳或首创的产品竞争力,还是康希诺这种要么全球最佳或国内首创的重磅疫苗。

在创新科技上的药物优势无疑是百济、信达、康希诺这类产品竞争力彻底改变市场规模甚至让传统企业望其后背瑟瑟发抖的临床数据。比如恒瑞的PD1被百济神州临床数据吊打,恒瑞的在研BTK抑制剂更是落后于百济神州的一个层次(一代和二代的区别,百济甚至优于二代同品,这就叫做突破性疗法)这是国内企业卖得最贵的一款药,没有之一,30天用量9万人民币;信达生物让所有跟随热门玩家蹭话题的单抗玩家们一直忧心重重,国内传统医药企业单抗还远未见上市预期,人家就开启了一全新系列的新一代双抗,在研发效率更是看到了工业4.0和2.0的区别(工业1.0蒸汽驱动生产、2.0电力驱动生产、3.0电子数字化生产、4.0互联智能生产);疫苗上我们看到全新的康希诺研发管线亮点,在23价多糖疫苗中只适用于老龄人(低龄接种者无效)康希诺在研pbpv能覆盖98%的肺炎球菌甚至不受血清限制,13价肺炎疫苗采用多糖蛋白双载体结合技术,在肺结核疫苗研发属于智飞生物的加强升级版疫苗。(智飞是2013年获批3期临床,该项目与广西中疾所开展1万人15至65岁三期研究,最终研究表明达到了WHO2035的保护有效率50%以上的要求(实际上该疫苗效果刚好达标)。

从上面我们看到了全新时代发展趋势已不属于传统企业,但是传统企业有强大的现金流和成熟的渠道优势互补,可通过资本运作模式(技术引进或并购重组)实现弯道超车、变道加塞逐赶甚至甩尾优秀创新企业。

未来十年谁将成为国内药王,是传统为墙背的保守争取传统药企还是资本为背墙的研发激进型的创新药企!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