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成為未來的中國藥王?國內醫藥行業驚人的改變!

過去我們沒有任何一款藥賣過超10億美元,但是最近我們看到了石藥開始將單品新藥賣超55億,創新藥的PD1三家企業第一年合計就賣了約30億,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市場規模前景,也是歷史上從來未有如此快速放量的重磅產品,這絕對是開啟了一個全新時代的藥品規模。

過往無法誕生藥王主要是三點:

1、仿製藥為主,藥價定價低,市場規模較小。

2、受政策影響較大,沒有議價能力。

3、缺乏大品種的重磅創新藥。

而如今我們看到了可以對標國際巨頭般增長的重磅產品,比如PD1、13價肺炎疫苗……

我來個非常大膽的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有至少2家藥企擠入世界排名前十,並且會有四五家企業達到4000至5000億人民幣市值。中國的藥企發展會非常類同與金融、互聯網、科技企業肩比國際巨頭的市值。

如今我們看到了兩種天差之別的藥企發展趨勢,一種是以傳統藥企快速加大研發轉型,類似於恆瑞、正大天晴、揚子江、石藥,復星……它們基本都是豐富的研發管線(基本300個在研管線項目以上);

另一種是新崛起的資本造就的創新藥企,類似於百濟神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康希諾……精細的重磅研發管線(基本15至30個在研管線項目以上)。

在傳統的老藥企中我們看到了國內快速跟隨或緊隨國際前沿熱門靶點、甚至常常能做出同類更優或者同類最優產品的恆瑞。還是絕對首防優勢的正大天晴,在價格議價能力讓所有對手聞風喪膽。還是復星這類依靠強大的資本運作快速整合資源豐富競爭優勢。

在資本的創新藥企中我們看到了首家FDA獲批突破性療法的百濟神州(澤布替尼),還是信達生物這種潛在全球最佳或首創的產品競爭力,還是康希諾這種要麼全球最佳或國內首創的重磅疫苗。

在創新科技上的藥物優勢無疑是百濟、信達、康希諾這類產品競爭力徹底改變市場規模甚至讓傳統企業望其後背瑟瑟發抖的臨床數據。比如恆瑞的PD1被百濟神州臨床數據吊打,恆瑞的在研BTK抑制劑更是落後於百濟神州的一個層次(一代和二代的區別,百濟甚至優於二代同品,這就叫做突破性療法)這是國內企業賣得最貴的一款藥,沒有之一,30天用量9萬人民幣;信達生物讓所有跟隨熱門玩家蹭話題的單抗玩家們一直憂心重重,國內傳統醫藥企業單抗還遠未見上市預期,人家就開啟了一全新系列的新一代雙抗,在研發效率更是看到了工業4.0和2.0的區別(工業1.0蒸汽驅動生產、2.0電力驅動生產、3.0電子數字化生產、4.0互聯智能生產);疫苗上我們看到全新的康希諾研發管線亮點,在23價多糖疫苗中只適用於老齡人(低齡接種者無效)康希諾在研pbpv能覆蓋98%的肺炎球菌甚至不受血清限制,13價肺炎疫苗採用多糖蛋白雙載體結合技術,在肺結核疫苗研發屬於智飛生物的加強升級版疫苗。(智飛是2013年獲批3期臨床,該項目與廣西中疾所開展1萬人15至65歲三期研究,最終研究表明達到了WHO2035的保護有效率50%以上的要求(實際上該疫苗效果剛好達標)。

從上面我們看到了全新時代發展趨勢已不屬於傳統企業,但是傳統企業有強大的現金流和成熟的渠道優勢互補,可通過資本運作模式(技術引進或併購重組)實現彎道超車、變道加塞逐趕甚至甩尾優秀創新企業。

未來十年誰將成為國內藥王,是傳統為牆背的保守爭取傳統藥企還是資本為背牆的研發激進型的創新藥企!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